bevictor伟德官网2019年10月17日電(通訊員 劉金钏)10月15日上午,加拿大滑鐵盧大學化學系劉珏文教授做客環境學術沙龍第525期,做了題為《脫氧核酶和納米酶在環境分析中的應用》(Application of DNAzyme and Nanozyme in Environmental Analysis)的學術報告。本次沙龍由水環境保護教研所周小紅副教授主持,20餘名師生聽取了報告。
劉珏文教授首先向大家簡要介紹了作為生物催化劑的酶分為天然和人工模拟兩種類型,脫氧核酸酶和納米酶屬于後者。随後介紹了重金屬檢測的重要性以及挑戰性,進而引出生物傳感器監測的優勢。生物傳感器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可以特異性識别并結合目标物的生物識别分子,以重金屬為目标物的識别分子包括小分子熒光螯合劑、多肽、蛋白、抗體、基因工程細胞以及核酸。之後介紹了核酸與重金屬的結合條件及機理,引出脫氧核酸酶。這是一種包含底物鍊和切割鍊的DNA分子,切割鍊上有一個重金屬可以特異性切割的RNA位點,并詳細講解了其課題組在脫氧核酶體外篩選過程及應用方面的研究工作。納米酶是一類具有類似酶特性的納米材料,劉珏文教授詳細講解了二氧化铈(CeO2)吸附DNA後形成CeO2/DNA納米酶檢測過氧化氫的機理,介紹了四氧化三鐵(Fe3O4)吸附DNA後形成Fe3O4/DNA納米酶檢測砷和氟的機理。講座結束後,在場師生踴躍提問,氣氛熱烈,與劉珏文教授進行了深入的溝通與交流。
劉珏文教授目前任職于加拿大滑鐵盧大學化學系,主要從事功能核酸,金屬離子檢測等環境分析、水污染控制的研究工作。他在JACS,Angew. Chem.,Chem. Rev.等國際知名期刊發表多篇學術論文,H-index為67,同時擔任Biosensors & Bioelectronics,Trends in Analytical Chemistry等雜志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