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不再支持您的浏覽器,360、sogou等浏覽器請切換到極速模式,或升級您的浏覽器到        更高版本!以獲得更好的觀看效果。關閉

新聞

首頁 > 新聞 > 學院新聞 > 正文

學院新聞

挪威駐華使館訪問巴塞爾公約亞太區域中心

bevictor伟德官网2019年10月22日電(通訊員 陳源)10月16日,挪威駐華使館環境參贊Christoffer Gr?nstad先生等一行三人訪問設于我院的巴塞爾公約亞太區域中心(以下簡稱“亞太中心”),了解在申請的“中挪合作‘海洋廢塑料及微塑料管理能力建設項目’”(以下簡稱“項目”)基本情況,商讨項目後續工作安排。亞太中心執行主任李金惠教授,生态環境部固體廢物與化學品司固體處副調研員高興保,亞太中心助理主任趙娜娜、綜合辦公室主任譚全銀、區域化學品管理室主任陳源等與來賓進行了座談。

亞太中心執行主任李金惠教授對Christoffer Gr?nstad先生等的來訪表示歡迎,并簡要介紹了亞太中心的機構性質和運行機制。陳源博士詳細介紹了項目目标、項目内容、項目申請過程及項目申報最新進展狀态。該項目旨在通過源頭識别、環境影響評估和環境歸趨分析、污染監測技術與工具開發、政策研究、意識提升等活動,加強中國廢塑料和微塑料污染的防控能力,為中挪雙邊環境合作和我國廢塑料管理提供政策管理和技術支持。

項目由生态環境部(國際合作司)作為申請單位,亞太中心為執行單位,與挪威水環境研究所聯合牽頭申請。項目中方參與單位包括生态環境部固體廢物與化學品管理技術中心、國家海洋環境監測中心、華東師範大學河口海岸學國家重點實驗室,挪方參與單位為挪威環境署。

項目實施周期為3.5年,拟主要開展以下方面活動:(1)以典型“無廢城市”試點城市為案例,開展塑料産品的全生命周期評價,研究制定非必要一次性塑料制品清單;(2)開展國内外關于塑料垃圾和微塑料的監測方法比對,并在典型區域進行監測方法示範,制定監測方法技術導則;(3)開展塑料垃圾和微塑料管理國際經驗和資源回收與處理處置先進技術總結、篩選與評價,并選擇示範區企業開展BAT/BEP示範;(4)建立塑料傳輸與流向追蹤模型工具,開發在未來不同政策情景下的塑料廢物減量化管理工具;(5)開展塑料減量控制措施的可行性分析、成效評估和社會影響分析;(6)制定培訓及宣傳方案,建立亞太區域尤其是東南亞“一帶一路”相關國家的溝通平台,提升區域層次控制塑料垃圾污染的能力和公衆意識。項目共申請經費2600萬挪威克朗,其中,中方經費為1144萬挪威克朗,挪方經費為1456萬挪威克朗。

會間,Christoffer Gr?nstad先生表示此項目活動的開展對推進中挪雙方削減海洋垃圾,保護海洋環境具有重要意義,會盡快完成項目合同簽署并啟動項目活動開展。高興保副調研員對項目通過控制和減少陸源塑料垃圾的産生,以保護海洋免受塑料垃圾污染的理念表示贊同,也對項目實施的時機表示肯定。

此外,陳源博士還簡要介紹了亞太中心建設、運行和評估方面的基本情況。Christoffer Gr?nstad先生對亞太中心開展的工作和取得的成績表示贊賞,并與李金惠教授就進一步推進雙方合作以及聯合國環境大會和巴塞爾公約下塑料議題的最新進展進行了交流。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