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victor伟德官网2017年9月29日電(通訊員 任騰飛 徐婷 付博亞)9月21日上午,國際水協大中華區總監李濤博士、南京大學潘丙才教授、中科院生态環境研究中心劉銳平研究員、同濟大學王志偉教授和北京大學劉思彤研究員做客bevictor伟德官网環境學術沙龍第523期。本次沙龍由bevictor伟德官网水環境保護教研所張潇源副教授主持,百餘名師生聽取了報告。
首先本次活動由李濤博士緻辭,并介紹了國際水協的基本情況。随後王志偉教授系統介紹了IWA中國青年委員會情況。接下來李濤博士、潘丙才教授、劉銳平研究員以及劉思彤研究員分别做了精彩的學術報告。
李濤博士做了題為《污水處理技術發展趨勢與全球最佳實踐案例》(Trends on Wastewater Treatment Technologies & Global Best Practices)的學術報告。他基于未來污水廠的理念和目标,講解了未來污水廠相關技術及發展趨勢,詳細介紹了全球最佳實踐和案例以及未來污水廠技術路線圖,以實現污水處理廠向能源工廠、資源工廠的轉變。
潘丙才教授做了題為“複合納米材料深度水處理過程中的限域效應及其應用”的學術報告。報告首先介紹了水處理納米技術的發展前景與挑戰,指出納米顆粒材料易團聚失活、操作困難、潛在風險等規模化水處理應用的瓶頸,提出了通過構建網孔限域複合材料克服上述瓶頸的基本思路。總結了适應不同污水深度處理需求的系列複合材料的研制與基本性能,相關納米技術單元已在工業廢水、區域飲用水和地表水深度處理工程中實現規模化應用。随後重點對複合材料的納米限域效應進行深入解釋,并對進一步探究提出思考和展望。
劉銳平研究員做了題為“飲用水砷氟污染控制原理與應用”的學術報告。他首先研發了鐵錳複合除砷材料(FMBO),采用原位負載-包覆實現FMBO材料顆粒化與工程應用,包括村鎮分散型飲用水除砷工藝,城市水廠強化除砷工藝改造,并延伸應用于流域重金屬污染水體治理與控制。接下來基于鋁氟反應,證實了鋁氟絡合的顯著除氟性能,揭示了絡合-吸附除氟原理,設計了村鎮和城市除氟水廠應用工藝,開發了磁分離-循環回流一體化設備用于高氟工業廢水提标工程。最後劉研究員總結自身的研究,為我們總結了研發的思路。
劉思彤研究員做了題為“厭氧氨氧化菌群互作與代謝調控”的學術報告。她首先介紹了厭氧氨氧化(ANAMMOX)生物技術原理及特點。随後闡明了ANAMMOX菌的群感效應及調控機制,揭示了ANAMMOX菌群間更多的互養關系及其在氮去除過程的作用。最後提出高效脫氮思路。
講座結束後,在場師生踴躍提問,氣氛熱烈,與各位專家進行了深入的溝通與交流。
李濤博士為國際水協大中華區總監;潘丙才教授為第一屆IWA中國青年委員會主席,任職于南京大學bevictor伟德官网;劉銳平研究員為第二屆IWA中國青年委員會主席,任職于中科院生态環境研究中心;王志偉教授為現任IWA中國青年委員會主席,任職于同濟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劉思彤研究員為IWA中國青年委員會副主席,任職于北京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張潇源副教授為IWA中國青年委員會副主席,任職于bevictor伟德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