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不再支持您的浏覽器,360、sogou等浏覽器請切換到極速模式,或升級您的浏覽器到        更高版本!以獲得更好的觀看效果。關閉

新聞

首頁 > 新聞 > 學院新聞 > 正文

學院新聞

bevictor伟德官网王書肖教授課題組評估大氣十條減排的健康效益

bevictor伟德官网2019年7月2日電(通訊員 邢佳)日前,bevictor伟德官网王書肖教授課題組在《環境與健康展望》(Environmental Health Perspectives)雜志上在線發表題為《中國2013至2017年間排放、氣象、人口及死亡率變化對細顆粒物濃度及其健康效應影響的貢獻評估》(Estimated Contributions of Emissions Controls, Meteorological Factors, Population Growth, and Changes in Baseline Mortality to Reductions in Ambient PM2.5 and PM2.5-Related Mortality in China, 2013–2017)的研究論文。該研究揭示了《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簡稱“大氣十條”)的實施顯著地削減了中國東部的細顆粒物(PM2.5)濃度,并且是PM2.5相關疾病負擔減少的主要貢獻因素。

研究發現,2017年中國因暴露于PM2.5空氣污染的早逝人數相較2013年下降了28.7萬例:大氣十條對于重點城市群(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等)的減排使得這些污染嚴重且人口衆多的地區得到顯著的空氣質量的改善。排放控制是疾病負擔下降的主要貢獻因素,約占88.7%;2017年氣象條件較2013年有利,對疾病負擔降低的貢獻為9.6%;死亡率的下降貢獻了3.8%;人口增加導緻疾病負擔增加了2.2%。不同因素的變化在各地區存在差異。研究結果凸顯了空氣污染控制的重要性。

(A)人為源排放,(B)氣象條件,(C)死亡率與(D)人口在2013與2017兩年間的變化對早逝人數的影響(藍色表示該因素變化帶來了健康效益)

該工作由bevictor伟德官网王書肖教授與邢佳副教授課題組合作完成。文章由bevictor伟德官网博士研究生丁點擔任第一作者,由王書肖教授和邢佳副教授擔任共同通訊作者。

論文鍊接:

https://ehp.niehs.nih.gov/ehp4157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