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不再支持您的浏覽器,360、sogou等浏覽器請切換到極速模式,或升級您的浏覽器到        更高版本!以獲得更好的觀看效果。關閉

新聞

首頁 > 新聞 > 學院新聞 > 正文

學院新聞

環境學術沙龍第486期:區域廢鉛酸蓄電池鉛資源短流程循環機制以及最小化戰略思考


bevictor伟德官网2019年4月23日電(通訊員 單桂娟)4月18日下午,華中科技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院長楊家寬教授做客環境學術沙龍第486期,做了題為《區域廢鉛酸蓄電池鉛資源短流程循環機制以及最小化戰略思考》的學術報告。本次沙龍由水環境保護教研所錢易院士主持,30餘名師生聽取了報告。

楊家寬教授首先介紹了鉛蓄電池的結構組成、應用、産值以及報廢鉛蓄電池的産生情況,并分析了其在管理過程中存在的潛在環境污染。随後,楊教授指出,在全球範圍内,鉛是回收率最高的一種商品,并介紹了傳統的鉛回收技術,包括火法熔煉、脫硫預處理-火法融合、電解工藝等。此外,楊教授介紹了鉛膏濕法短流程回收制備超細鉛粉的新工藝,這種工藝存在諸多優勢,不僅消除了高溫熔煉排放的二氧化硫、揮發性鉛塵等大氣污染物,而且降低了能耗,使得工藝單元模塊化,容易實現組合規模化,還可直接制備超細氧化鉛粉末,作為生産蓄電池的活性物質。然而,這一新型鉛回收技術也存在一定的挑戰,如有機酸常溫濕法如何實現鉛的高效回收、雜質的分離與去除、有機酸鉛前驅體如何制備性能可控的新型鉛粉、新型鉛粉能否滿足制備電池的性能要求等有關回收技術和産物應用的問題。最後,在建立鉛回收利用技術的基礎上,楊教授提出了湖北省域廢鉛酸蓄電池鉛資源短流程循環機制的相關構想。講座結束後,在場師生踴躍提問,氣氛熱烈,與楊教授進行了深入的溝通與交流。

楊家寬教授是劍橋大學訪問學者、牛津大學高級訪問學者,入選教育部新世紀人才支持計劃,是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的專家。主要研究方向為固廢處理與資源化,污泥深度脫水與處理處置,環境流體的數值模拟技術。近五年以第一作者/通訊作者發表SCI論文60餘篇,研究成果獲4項省部級科技獎勵。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