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victor伟德官网2019年04月15日電(通訊員 黃廣寒)4月12日下午,美國康奈爾大學阿特金森未來可持續中心博士後張少君做客環境學術沙龍第482期,做了題為《大數據環境下的城市交通排放與空氣質量管理》(Smart Management of Traffic Emissions and Urban Air Quality in the Big Data Era)的學術報告。本次沙龍由大氣污染控制教研所王書肖教授主持,40餘名師生聽取了報告。
張少君博士主要就實際道路排放大數據測試技術和基于交通大數據的排放與空間質量管理兩個方面進行報告。首先介紹了交通排放控制的背景。随後,在基于大數據的實際道路排放的測試技術部分,張博士從“跑步機”到“路跑”展開了車載測試技術(PEMS)的講述。目前常用的測試技術是常規車載測試技術,雖然準确度高,但測試樣本量少。為了提高測試樣本量,張博士提出非常規關鍵組分的車載排放測試技術,即非接觸測試的OBD車載數據記錄和移動跟車測試技術,同時通過線性拟合法和扣除背景的滑動比率法對該方法的準确性進行評估,得到了較好的結果。張博士還向大家介紹了實際道路跟車測試的裝置,并用一些案例向大家展示了OBD在線監測技術在排放監管中的運用。在基于交通大數據的排放與空間質量管理方面,張博士認為,由于區域一體化後交通流動性和城市核心區擁堵造成的排放問題,需要運用交通大數據來進行空間質量管理。為了提高路網排放清單的精度,需要提高交通流量、工況和車型分布三要素的分辨率。在未來移動場景中,先進車輛技術、大數據、智能出行和智能交通的運用可以用于城市交通運行的監管。張博士還以北京和南京為案例詳細講述了路網排放清單的構建,并分析了環境溫度對機動車排放的影響。最後,張博士對未來的研究提出了兩點建議,一是構建立體化的道路移動源監管網絡;二是基于多源感知的高分辨率交通排放與空氣質量管理,構建超高時空分辨率空氣質量地圖。講座結束後,在場師生與張博士進行了深入的溝通與交流,氣氛十分熱烈。
張少君博士的研究領域為機動車排放測試與模拟、動态路網排放清單和交通能源系統分析,已在能源、環境和交通領域發表SCI論文40餘篇,曾被Nature,Nature Energy以及The Lancet等期刊多次正面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