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victor伟德官网2018年4月23日電(通訊員:陳卓 張天元) 4月18日-20日,由bevictor伟德官网、日本京都大學、韓國科學技術研究院聯合主辦的第四屆亞洲水回用學術研讨會(The Fourth Asian Symposium on Water Reuse)在青島舉行。bevictor伟德官网胡洪營教授、日本京都大學田中宏明(Hiroaki Tanaka) 教授和韓國科學技術研究院綠色城市技術研究所所長李錫憲(Seockheon Lee) 教授共同擔任本次會議主席。來自主辦單位及日本東京大學、韓國環境公司、韓國首爾市政府水務工程研究院、澳大利亞悉尼科技大學、法國蘇伊士環境集團、新加坡國立大學、斯裡蘭卡佩拉德尼亞大學、愛爾蘭國立大學等單位的知名專家學者和企業界人士近100人共同探讨了污水再生利用領域的前沿技術及應用。
本次會議以“水回用偶聯發展新時代”為主題,旨在交流水處理與回用領域的最新理論與技術進展,尤其是在污水處理與資源化利用的基礎上,探讨圍繞水回用的“水-能源-環境”等偶聯發展趨勢與挑戰。
胡洪營在開幕上指出,在全球水危機和水環境污染的背景下,水回用是當前減緩全球水資源緊缺問題的基本途徑,并可支撐社會可持續發展。傳統的活性污泥工藝已應用了一百餘年,當前處于水回用偶聯發展的新時代,未來的水處理工藝應逐步實現從污染物控制到資源回收利用的轉變,即營養回用、能源回收、污水再生(Nutrient recovery, Energy recovery and Water reclamation , NEW)。在此前提下,形成圍繞污水再生與回用的革新水回用偶聯的新理念(ReNEW Nexus),水回用需要與能源、環境健康、食物等相互偶聯,因此需要進一步拓展水回用内涵。
胡洪營與田中宏明、李錫憲、同濟大學教授王榮昌和韓國ECONITY公司首席執行官姜暮松 (Moonseog Jang)共同主持了研讨會學術報告環節。澳大利亞悉尼科技大學教授吳友豪(Huu Hao Ngo)、法國蘇伊士環境集團首席工程師瓦倫媞娜·拉莎諾娃(Valentina Lazarova)、新加坡國立大學教授黃浩勇(How Yong Ng)、日本京都大學教授山本和夫(Kazuo Yamamoto)、韓國慶南大學教授金勝铉(Seung-Hyun Kim)和斯裡蘭卡佩拉德尼亞大學教授赫拉特(Gemunu B.B. Herath)等做了大會特邀報告,内容涵蓋膜生物反應器實踐和經驗、高品質再生水生産和應用前景、再生水補給飲用水水源的水質保障重要性、污水再生利用高級氧化技術、壓力阻尼滲透過程濃水資源回收利用、穩定塘在垃圾滲濾液處理系統中的應用等。
另外有10名中日韓專家學者彙報了污水資源營養物去除與回收、水體中新興污染物及其高效控制技術、水與能源之間的紐帶反饋機制、土壤含水層處理工藝對污水中微量污染物的去除、再生水水源水質特征、消毒技術對再生水農業利用過程中微生物滅活和控制、反滲透濃水中微藻培養對氮、磷及硬度的同步去除等研究熱點。
來自國内外四十餘家單位的與會代表踴躍提問,積極發言,會場學術氣氛濃厚。會後專家形成一緻共識,除了推動技術進步外,也要推動水回用相關政策、标準等方面的進一步完善,并加強國際合作與交流,從而實現“水-能源-環境”偶聯發展。
亞洲水回用研讨會由bevictor伟德官网、韓國科學技術研究院和日本京都大學于2015年聯合發起,過去三屆在中日韓三國輪流舉辦。研讨會旨在為水回用領域的專家、學者及企業界人士提供國際交流與合作的機會,通過交流水回用先進理念、未來發展模式和技術創新等,有效推動水回用的可持續性發展。
圖1胡洪營教授、田中宏明教授和李錫憲教授緻辭 王琦 攝
圖2 會議現場 王琦 攝
圖3 與會各國主要代表和主旨報告人合影 高明 攝
圖4 會議海報展示交流 陳卓 攝
供稿:環境生物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