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不再支持您的浏覽器,360、sogou等浏覽器請切換到極速模式,或升級您的浏覽器到        更高版本!以獲得更好的觀看效果。關閉

新聞

首頁 > 新聞 > 學院新聞 > 正文

學院新聞

環境學術沙龍第394期:全球人為源排放變化對氣候的影響

bevictor伟德官网2017年11月23日電(通訊員 常興)11月23日下午,美國加州理工大學NASA噴氣推進實驗室(JPL)首席科學家Jonathan H Jiang教授做客環境學術沙龍第394期,為師生講了全球人為源排放變化對氣候的影響以及如何成為一名成功的科技工作者。本次沙龍由大氣污染控制教研所王書肖教授主持,30餘名師生聽取了報告。

Jiang教授正在做報告

Jiang教授介紹了利用全球氣候模式對不同人為源排放情景下的氣候狀況的模拟結果。1970-2010年間,由于人為大氣污染源排放量的變化,歐美的氣溶膠濃度明顯降低,而中國等東亞地區的則明顯升高。這導緻東亞地區溫度降低、雲量增多,而歐洲和北美的溫度升高、雲量減少。此外,由于氣溶膠輻射強迫的影響,導緻哈德雷環流減弱、急流區北移,并對全球降水分布産生影響。氣溶膠的氣候效應還會影響到北極。Jiang教授的研究表明,在全球溫室氣體濃度增加的前提下,歐洲北部地區氣溶膠的減少對于北極冰雪融化有重要貢獻。如果人為源排放持續減少,将會進一步加速北極冰雪融化。因此,為減緩北極冰雪融化,在人為污染源減排的同時,必須有效控制溫室氣體的排放。

作為一名在美國航空航天局(NASA)工作了十餘年的科學家,Jiang教授分享了中美科技工作者的就業前景,以及如何在科技事業中獲得成功的經驗。Jiang教授介紹了NASA科技工作者的一句座右銘——Dare mighty things(敢于做宏大的事業),以此鼓勵大家要勇于探索未知,嘗試前人沒有做過的事情。Jiang教授結合自己的經曆,認為科技工作者應當具有激情、努力和寬廣眼界的特質;身為大氣科學領域的研究者,應當擔負起保護我們賴以生存的地球大氣的重任。講座過程中,Jiang教授與老師和同學們進行了熱烈的讨論。

Jiang教授1985年畢業于北京師範大學天體物理專業, 1991年和1996年在美國約克大學獲得天體物理學碩士學位和大氣物理學博士學位。目前,Jiang教授任職于加州理工大學下屬的NASA噴氣推進實驗室,同時擔任氣溶膠和雲研究組主任。此外,Jiang教授還是美國地學聯合會旗下雜志地球和空間科學的主編之一,目前主要的研究方向包括雲、水汽和示蹤氣體的衛星遙感、全球氣候的模拟分析和衛星校驗等,已發表論文145篇。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