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victor伟德官网2017年9月18日電(通訊員 周景華)9月14日上午,環境學術沙龍372期暨環境模拟與污染控制國家重點實驗室(bevictor伟德官网)2016年度自由課題中期報告會在209會議室召開。本次會議由bevictor伟德官网分室主任蔣靖坤主持,實驗室主任黃霞及文湘華、鄧述波擔任評委。20餘名師生聽取了報告。
陳超彙報了微生物代謝産生亞硝胺前體物的相關研究。研究以苯丙氨酸、精氨酸、色氨酸、氨氮+乙酸鈉為基質進行分析,發現微生物代謝産物為亞硝胺前體物的重要來源。在船舶環境影響的研究中,劉歡針對目前缺乏遠洋船舶實際工況下的排放數據和源譜的問題,構建了船舶排放顆粒PEMA測試系統,對船舶不同發動機類型采用了相應的測試方法,力圖獲得測試船舶實際工況下的排放因子及源譜特征。王玉珏彙報了Electro-peroxon電催化臭氧水處理過程中含氯副産物的生成機理與控制,指出與傳統的臭氧技術相比,EP電催化臭氧技術可以進一步去除難氧化的污染物,并減少溴酸鹽的産生;通過合理選擇催化過程中的陽極材料,可以避免高氯酸鹽的生成;處理過程中生成的含氯有機物與臭氧水處理過程大緻相當,不會超過飲用水标準。周小紅介紹了基于智能手機的水中重金屬定量檢測技術,利用智能手機的GPS定位技術、數據處理能力、人機交互界面以及開放性的操作系統代替傳統檢測手段,具有獨立的傳感檢測、命令輸入、數據分析、結果顯示等功能,可以使傳感檢測系統小型化、便攜化,實現環境污染物現場、即時檢測。
評委與報告人就課題的相關問題進行了研讨。黃霞指出,作為種子基金,實驗室的自由探索課題為年輕研究者提供了自由的探索空間,有利于年輕研究者的長線發展。
供稿:重點實驗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