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不再支持您的浏覽器,360、sogou等浏覽器請切換到極速模式,或升級您的浏覽器到        更高版本!以獲得更好的觀看效果。關閉

新聞

首頁 > 新聞 > 學院新聞 > 正文

學院新聞

環境學術沙龍第358期:閃電氮氧化物對空氣質量的影響

bevictor伟德官网2017年06月27日電(通訊員 劉松)6月26日上午,美國國家環保署國家環境暴露研究實驗室科學家康代溫教授做客環境學術沙龍第358期,作了題為《閃電氮氧化物對空氣質量的影響》(The Impact of Lighting-induced NOx on Air Quality)的學術報告。本次沙龍由大氣污染控制教研所博士後研究員齊玲博士主持,近20名師生聽取了報告。

康代溫教授介紹了他在閃電氮氧化物(NOx)領域的研究成果。在沙龍中,他首先介紹了閃電産生的NOx在研究領域的重要性,并重點介紹了閃電對地表臭氧(O3)濃度及對流層O3濃度垂直分布的重要影響。在部分地區的部分時間段,閃電對地表O3濃度的貢獻高達50%。康代溫教授基于WRF3.8和CMAQ5.2beta的雙向耦合模型,使用不同分辨率對美國中部地區夏季O3濃度分布進行了模拟。研究使用激光雷達測量所得的O3濃度垂直分布和地表站點測量所得的O3濃度作為觀測約束。觀測顯示上中層的高濃度O3與閃電活動相關。這些上層的高濃度O3傳送到地面,将影響地面的空氣質量。與激光雷達觀測相比,模式(不包括閃電排放的NOx)顯著低估閃電發生期間的對流層O3濃度。加入閃電排放的NOx後,地表O3濃度大幅提高(高達20 ppb)。為了進行準确的O3濃度模拟,在空氣質量模型中應該包括閃電模塊。講座結束後,康代溫教授與到場的師生進行了深入的溝通與交流。

康代溫教授是美國環保署多尺度空氣質量模型(CMAQ)開發團隊成員,主要從事空氣質量模型的開發、評估和應用,閃電NOx生成機制及其對空氣質量的影響,閃電NOx排放對美國的NOx總量貢獻的趨勢分析等研究。

供稿:研團新聞中心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