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victor伟德官网2017年4月11日電(朱秦漢) 4月10日晚,環保部國際司夏應顯處長做客全球環境國際班高端訪談,分享他作為資深環境外交官的工作經曆,并介紹即将于瑞士日内瓦舉行的危險廢物“三公約”大會的中方準備情況。全球環境國際班項目主任魯玺參加了本次訪談活動。?
夏處長曾在聯合國環境署中華代表處、環保部國際司工作,曾參加《蒙特利爾議定書》締約方大會、“三公約”大會以及《水俣公約》談判,有着豐富的環境外交談判經驗。他首先使用英文進行了“國際環境治理于各方有利”的主題演講。他認為,在長期的互動中,中國政府已經步入第三個參與國際環境治理的階段。在2002年約翰内斯堡“地球峰會”上,時任總理朱镕基稱:“中國在走具有中國特色的可持續發展之路”。夏處長認為中國那時還是環境治理的局外者,處在第一階段。不久之後,中國利用發達國家資源,逐漸參與到國際環境政治中,熟悉議事規則,代表發展中國家立場,這是第二階段。夏處長指出,如今南北陣營的邊界逐漸模糊,中國恰好處在溝通雙方立場的位置,一方面接受來自國際社會的壓力,逐漸承擔起環境治理的領導責任,另一方面又限于本國實際,需要争取本國和其他發展中國家的應有權利。未來的國際環境治理應當“公正(just)、開放(acceptable)、共享(universally involved)、公平(equal)”。
和同學的互動環節中,周天慧同學對談判技巧問題提出:“如何才能用中國之道講好故事,令對方更好地理解自己。”夏回答道:“幽默!”他認為年輕一代由于其更加寬松的成長環境,能更好地适應國際談判氛圍,與他國代表更深入溝通。舒彥博同學對夏處長在《蒙特利爾議定書》接觸小組會議擔任聯合主席時遇到的挑戰感興趣。夏稱“這勾起了我的很多回憶。”他說在主席位置上有很多挑戰,他往往表現地更主動,積極推進會議進程、把握會議走向、促進達成共識、維護主席權威、避免引發質疑。其他将于本月底赴瑞士參加“三公約”大會的同學則就相關問題詢問夏的意見。夏着重介紹了“三公約”與《水俣公約》的協同一緻議題,他認為在《水俣公約》尚具有較大不确定性時,四個公約聯合辦公,可能會造成管理混亂等問題,需要觀察與等待,日後再着手解決。
全球環境國際班約30名同學參加了本次高端訪談。同學們表示受益匪淺,通過和夏處長的交流,更加深刻的理解了現階段環境外交的處境和全球環境人的使命,在以後的學習中着重培養自己的外交談判能力。
![Top Talk with XIA Yingxian 2.jpg](/__local/B/1F/6C/545326B09292E260A20578E9C6D_54E18900_2438F.jpg?e=.jpg)
全球環境國際班同學和夏應顯處長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