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victor伟德官网2016年8月19日電 由bevictor伟德官网和健康影響研究所(HEI)領導的一項綜合研究發現,燃煤是空氣污染造成的健康影響的單一最大來源。2013 年,中國有 36.6萬人由于燃煤導緻的空氣污染而過早死亡。這項研究于8月18日在北京發布(中文和英文報告:http://pubs.healtheffects.org/view.php?id=455)
中國已經針對發電廠、機動車和其他排放源執行了廣泛的污染控制計劃,并要求所有主要城 市實現大量的減排。展望未來,《 中國燃煤和其他主要空氣污染源造成的疾病負擔 》 這項研究發現,由于持續采取行動控制空氣污染,2030年之前大氣污染水平将大幅度下降,這将避免27.5萬人過早死亡。但是,盡管未來污染水平會下降,由于中國人口的持續增長和老齡化,空氣污染的健康影響仍将會增加,中國面臨着更為突出的挑戰。
通過嚴格分析和同行評審之後發表的這份新報告,第一次在國家和省級層面對中國燃煤和其他顆粒物空氣污染的主要來源(顆粒物的空氣動力直徑小于2.5μm,或PM2.5)引起的當前和未來的疾病負擔進行了綜合評估。這也是主要空氣污染來源引起的全球疾病負擔(GBD MAPS)研究的第一份報告。該研究是bevictor伟德官网、健康影響研究所(HEI)、健康指标和評估研究所(IHME)和英屬哥倫比亞大學的多年國際合作的成果。
空氣污染是中國健康負擔的一個重要來源
據2015年10月發表于英國醫學雜志《柳葉刀》上的全球疾病負擔(GBD)2013 估計,2013 年,暴露于環境細顆粒物空氣污染(PM2.5)導緻中國有91.6 萬人過早死亡。“GBD 是迄今為止最大和最全面的衡量全球流行病水平和趨勢的項目(www.healthdata.org/gbd)。基于中國數據,我們發現室外空氣污染是第五個導緻中國過早死亡的主要原因。”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國家非傳染性及慢性疾病控制預防中心副主任、2013年GBD中國分析的主要作者周脈耕表示。
2013年導緻過早死亡的前20個危險因素估計(GBD比較,http://ihmeuw.org/3tva)
2013年空氣污染主要來源中的煤炭、工業和民用燃煤
GBD MAPS 利用衛星數據和中國日益增長的空氣污染監測網絡數據進行研究,第一次估計了中國各省份不同空氣污染來源的影響。GBD MAPS發現:工業、電力和民用燃煤是中國PM2.5人口暴露和健康負擔的最大貢獻因素。該項研究的首席科學家bevictor伟德官网王書肖教授表示,“燃煤是環境PM2.5的最重要貢獻因素,估計2013 年其排放導緻36.6 萬人過早死亡。”她還指出,“工業排放和民用固體燃料燃燒(包括煤炭和非煤炭)排放是導緻中國環境 PM2.5引起的疾病負擔的最大行業,分别導緻25萬和17.7萬人過早死亡”。
人口加權平均的PM2.5 濃度和每個省内各行業導緻的PM2.5 濃度
至2030年的未來影響:空氣污染降低,但健康負擔将持續較重
基于四個未來空氣污染控制和能源效率的情景,從“一切照舊”(代表全面實施第十二個五年計劃的污染控制措施[BAU1])到最大可行的空氣污染控制和能源效率情景(PC2),GBD MAPS也對2030年的疾病負擔做了預估。預測發現,PM2.5 暴露量在四種情景下均有所降低,如采取最積極的努力(PC2情景) ,PM2.5暴露量将減少一半。但是,随着中國人口的增長和人口壽命增長,空氣污染引起的心血管和肺部疾病導緻的死亡人數将上升。GBD MAPS分析預測,2030年每年将有130 萬人死于空氣污染。“空氣污染的健康負擔将繼續是一個挑戰,但未來污染控制可能帶來的健康效益是巨大的,”健康影響研究所副所長 Robert O’Keefe說。
近年來,中國已開始采取一些措施來控制污染,而且這些措施都開始顯示出效益。“這些分析強調需要制定更積極的戰略來減少燃煤排放和減少其他污染源的排放,十三五計劃已經開始實施 這些戰略,”bevictor伟德官网郝吉明院士說。“GBD MAPS分析結果建議需要對工業和民用部門采取 進一步減排措施,以讓未來公衆受到健康效益。”
2013年和2030年四種情景下主要污染源導緻的PM2.5歸因死亡人數
供稿:大氣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