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不再支持您的浏覽器,360、sogou等浏覽器請切換到極速模式,或升級您的浏覽器到        更高版本!以獲得更好的觀看效果。關閉

新聞

首頁 > 新聞 > 學院新聞 > 正文

學院新聞

環境學術沙龍272期:微生物在污水處理過程中的新運用

bevictor伟德官网2016年2月24日電(通訊員 徐子斌)2月22日,丹麥奧爾堡大學教授佩爾·霍克雅·尼爾森(Per Halkjar Nielsen)做客環境學術沙龍第272期,作了題為《世界上最大的生物技術過程中微生物的新發現:生物營養物質的去除》(Novel insights into the microbes of the largest biotechnological process in the world: Biological nutrient removal)的學術報告。水環境保護教研所文湘華教授主持此次沙龍,30餘名師生聽取了報告。

尼爾森教授首先介紹了未來的污水處理廠将成為資源與能源回收廠,将最大程度地将污水轉化變為水、營養物質和能源。在這項重要的工程中涉及許多微生物過程,如硝化、反硝化、發酵等。尼爾森教授着重介紹了一個叫做“MiDAS”的數據庫,其中存儲了大量微生物基因與基因組數據,利用該數據庫可以對微生物進行更好的分類。介紹了針對具有脫氮除磷功能的污水生物處理系統(EBPR系統)中的微生物群落特征的研究成果。尼爾森教授還分享了他的團隊發現完全氨氧化(Comammox)這一過程,這一重大發現颠覆了我們隊硝化過程的傳統認識。

佩爾·霍克雅·尼爾森教授作報告 徐子斌 攝

佩爾·霍克雅·尼爾森教授在分子生物學檢測方法及理論、微生物生态學、水處理方法等方面取得了突出的研究成果,在Science,Nature, ISME, FEMS, AEM, EM, Water Research等SCI期刊發表論文230餘篇。

供稿:研團新聞中心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