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victor伟德官网2015年12月22日電(通訊員 劉博) 12月21日上午,華盛頓大學(聖路易斯) 能源環境與化學工程系主任普裡塔姆·比斯瓦斯(Pratim Biswas)教授做客清華環境論壇第82講,作了題為《從分子團簇到納米顆粒物:對能源生産的啟示》(From Clusters to Nanoparticles: Implication on Energy Production)的學術報告。大氣污染與控制研究所的蔣靖坤副教授主持了此次沙龍,郝吉明院士和熱能系姚強教授等40餘名師生聽取了報告。
報告中,比斯瓦斯教授展示了氣溶膠的奇妙世界,一方面氣溶膠技術可以應用于納米材料、醫藥、能源等多個領域,另一方面化石燃料燃燒排放的氣溶膠(顆粒物)又會對環境及人類健康造成不良影響。降低化石能源使用量,提高使用效率,同時開發新技術,以減輕化石能源對環境的影響。比斯瓦斯教授介紹了二氧化碳循環富氧燃燒、加壓富氧燃燒、分階段加壓富氧燃燒等先進的煤炭燃燒技術中顆粒物的形成和控制,及二氧化碳捕獲及轉換技術,并認為開發先進技術是改善空氣質量和解決氣候變化的必然之路,氣溶膠科學與技術為能源與環境問題提供了解決思路。
比斯瓦斯教授與學院老師合影 劉博 攝
普裡塔姆·比斯瓦斯教授還擔任麥道全球能源與環境合作會主任,J Aerosol SCI期刊主編,曾任美國氣溶膠協會主席,研究領域包括氣溶膠科學與技術、環境納米材料及在能源中的應用、大氣污染控制、燃燒學等,已發表270餘篇學術論文,引用1萬餘次,H指數55。曾獲David Sinclair獎、Lawrence K.Cecil獎等學術獎。
供稿:研團新聞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