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不再支持您的浏覽器,360、sogou等浏覽器請切換到極速模式,或升級您的浏覽器到        更高版本!以獲得更好的觀看效果。關閉

新聞

首頁 > 新聞 > 學院新聞 > 正文

學院新聞

環境學術沙龍第271期:探讨飲用水及廢水中的亞硝胺

bevictor伟德官网2016年1月4日電(通訊員 劉博) 1月4日,紐約州立大學水牛城分校助理教授戴甯博士做客環境學術沙龍第271期,作了題為《飲用水及污水中亞硝胺:消毒副産物還是污水污染物?》(Nitrosamines in Drinking Water and Wastewater: Disinfection Byproducts or Wastewater Contaminants?)的學術報告。飲用水安全教研所陳超副研究員主持此次沙龍,20餘名師生聽取了報告。

戴甯博士首先介紹了飲用水中的消毒副産物,并指出亞硝胺,特别是亞硝基二甲胺(NDMA,N-nitrosodimethylamine)具有很高緻癌風險,因此美國環保署高度關注該類物質,并專門制定了檢測水中亞硝胺的分析方法(EPA 521)。EPA 521利用固相萃取-GC/MS檢測方法通常隻能檢測NDMA等七種亞硝胺類副産物,而NDMA隻占總亞甲硝胺的5%左右,因此NDMA不能代表水中的總亞硝胺。第一代基于液液萃取技術的總亞硝胺檢測方法(Total Nitrosamine analysis, TONO)存在檢出限高、回收率低的缺點,且受多種不确定因素影響。第二代基于固相萃取的總亞硝胺檢測方法可以降低檢出限,同時顯著提升回收率。戴甯博士強調原污水中和消毒後污水中都存在亞硝胺,但是NDMA和其他類型的亞硝胺的前體物不同。最後戴甯博士指出在污水消毒之前已經存在亞硝胺,廢水再生回用過程中總亞硝胺濃度會逐步降低,但出水中依然存在未識别的亞硝胺。除了水處理之外,二氧化碳捕集(CCS)過程中普遍使用的含胺基捕集劑也會産生亞硝胺,造成新的環境風險。總亞硝胺的檢測方法可以作為未知亞硝胺研究的有力工具,而生物分子對亞硝胺的貢獻還有待于進一步識别。

戴甯博士作報告 劉博 攝

戴甯博士 2008年于bevictor伟德官网獲學士學位,2009年于斯坦福大學獲碩士學位,2014年于耶魯大學獲博士學位,是2017年飲用水消毒副産物高登專題讨論會主席。

供稿:研團新聞中心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