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不再支持您的浏覽器,360、sogou等浏覽器請切換到極速模式,或升級您的浏覽器到        更高版本!以獲得更好的觀看效果。關閉

新聞

首頁 > 新聞 > 學院新聞 > 正文

學院新聞

環境論壇第81講探讨斯德哥爾摩公約下三類POPs排放清單的評估

bevictor伟德官网2015年11月26日電(通訊員 劉博) 11月25日上午,瑞典厄勒布魯大學(Orebro University) 教授、聯合國環境規劃署化學品資深科學顧問海迪·費德勒(Heidelore Fiedler)做客清華環境論壇第81講,作了題為《斯德哥爾摩公約下三類POPs排放清單的評估》(Assessment of inventories for three POPs under the Stockholm Convention)的學術報告。bevictor伟德官网POPs研究中心主任餘剛教授出席論壇,院學術委員會秘書鄧述波教授主持論壇,30餘名師生聽取了報告。

費德勒教授作報告 高曉娟 攝

報告中,費德勒教授指出持久性有機污染物(POPs)具有高毒性、持久性、易于生物累積并在環境多種介質中長距離轉移的特性。為了保護人類和環境免受POPs的危害,國際社會達成了一系列環境協議,其中斯德哥爾摩公約是針對POPs的全球行動計劃,該公約于2004年5月17日正式生效。費德勒教授詳細介紹斯德哥爾摩公約的發展曆程、成員國、主要目标及公約附件中POPs的分類,重點介紹了PCDD/PCDF(多氯代二苯并二噁英/多氯代二苯并呋喃)、PCB(多氯聯苯)、DDTs(二氯二苯三氯乙烷)三類POPs的排放清單。最後費德勒教授強調斯德哥爾摩公約有力促進了各國針對POPs的合作與研究,但對于新POPs仍亟需開展大量研究。

鄧述波教授向費德勒博士贈送論壇紀念品 宋琳 攝

海迪·費德勒是瑞典厄勒布魯大學教授、聯合國環境規劃署化學品資深科學顧問、國際二噁英類年會國際科學顧問委員會主席及Chemosphere期刊主編,其長期從事POPs研究,是國際POPs研究領域有重要影響的領軍人物,已發表150餘篇高水平學術論文,編輯出版50餘部專著或專輯。

供稿:研團新聞中心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