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不再支持您的浏覽器,360、sogou等浏覽器請切換到極速模式,或升級您的浏覽器到        更高版本!以獲得更好的觀看效果。關閉

新聞

首頁 > 新聞 > 學院新聞 > 正文

學院新聞

清華環境論壇第71講: 分子流行病學--環境健康研究的創新工具

bevictor伟德官网4月20日電(通訊員 郝喬) 4月20 日上午,哥倫比亞大學(Columbia University)教授唐德良(Deliang Tang)做客清華環境論壇第71講,作了題為《分子流行病學——環境健康研究的創新工具》(Molecular Epidemiology – A Innovative Tool in Environmental Health Study)的學術報告。bevictor伟德官网院長賀克斌教授主持了此次論壇,40餘名師生聽取了報告。

報告中,唐教授首先從廣義的流行病學概念及基本研究方法入手,介紹了分子流行病學這一交叉學科的基本内涵,并提出了可以表征風險、疾病和易感性的生物信号——生物标志。在介紹生物标志的特點時,唐教授特别強調了時間順序,即風險要發生在疾病之前,這樣才能判斷該風險為誘因而非結果,因為一般疾病潛伏期為十年以上,二者不能同時發生。之後,唐教授介紹了分子流行病學研究設計的關鍵步驟,其中生物标志的選擇尤為重要,要考慮替代組織半生命周期、可能性等諸多問題。分子流行病學這一創新工具已經在諸多項目中得到應用,包括中國銅梁、臨汾等地工業多環芳烴污染對兒童智力和發育的影響研究等,研究成果為上述地區的大氣污染防治提供了關鍵科學依據。

報告過程中,現場師生分别就複雜因素影響分析、灰箱模型、緻病機理和路徑等問題展開了讨論。

唐德良教授作報告 郝喬 攝

唐教授是哥倫比亞大學公共衛生學院環境健康系教授,哥倫比亞兒童環境健康中心分子流行病學實驗室主任,哥倫比亞大學公共衛生學院中國項目總監,美國全國兒童研究項目東北地區實驗中心主任,紐約市政府特聘衛生顧問, 美國環保總署特聘項目審核和紐約市立大學客座教授。主要研究領域為用分子流行病學的方法來探索環境因素在乳腺癌、肺癌和前列腺癌發病中的作用機制,以及特定基因型與疾病的關系以及與環境暴露的交互作用。研究成果在Environ Health Perspect、J Expo Sci Environ Epidemiol等知名期刊上發表論文80多篇。

供稿:研團新聞中心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