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victor伟德官网2015年4月2日電(通訊員 李抒苡)4月2日下午2點到5點,來自美國卡内基梅隆大學的尼爾·多納休(Neil M. Donahue)教授和彼得·亞當斯(Peter Adams)教授做客清華環境學術沙龍226期,分别作了有關大氣顆粒污染物的學術報告。大氣污染與控制教研所王書肖教授主持本次沙龍,五十餘名同學聽取報告。
多納休教授的報告題為《理解二次有機氣溶膠形成及有機物成核現象的煙霧箱試驗》(Making sense of chamber experiments on secondary organic aerosol formation and organic nucleation)。多納休教授從大氣中氣溶膠的形成機制開始,指出二次有機氣溶膠逐漸成為大氣化學領域的研究熱點,其成分和生成機理的複雜性、衆多的影響因素、在大氣中的較低含量以及分析檢測的難度使其成為大氣化學領域的研究難點。多納休教授介紹了其團隊關于二次有機氣溶膠的部分煙霧箱實驗結果,實驗表明,D8甲苯(Toluene-D8)及H8甲苯(Toluene-H8)在較為幹燥情況下,盡管其結構相似,但并無混合現象;而當加入一定的水分,二者則能相互作用形成二次有機氣溶膠。低揮發性有機物的老化在二次有機氣溶膠的生成過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在提問環節,多納休教授指出,實驗的結論在很大程度上與現實條件是比較符合的。
![donahue.jpg](/__local/5/3E/83/6CA0DADD46930BE2D5B116788EC_24BB35D2_270CB.jpg?e=.jpg)
? 圖為尼爾·多納休教授作報告 李抒苡攝
亞當斯教授的報告題目為《對流層雲凝結核形成的全球模型模拟》(Global simulations of tropospheric CCN formation)。雲凝結核(CCN)指大氣中的水汽能在其上凝結而成微滴的氣溶膠粒子。亞當斯教授指出,若空氣十分純淨無凝結核存在,則必須達到百分之百的過飽和,水汽才能凝結,而通常大氣的相對濕度很少超過100%,因此凝結核在成雲緻雨過程中是必不可少的。Adams教授對CCN全球模型模拟的對象包括硫化合物、海鹽、EC、有機碳、礦物質塵埃等,采用TOMAS算法,對雲凝結核在全球不同地區的濃度及凝聚情況進行模拟。在模型中還加入了對NASA GISS氣候變化模型以及GEOS-CHEM (CTM)數據的運用。該模型模拟了日照以及對炭黑的控制對CCN形成的影響。Adams教授指出,宇宙射線成核以及對炭黑的控制對氣候有利,而CNN和雲層在其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adams.jpg](/__local/A/1B/43/D661D2B16EBB2382140ADDD12C4_21FDB722_28E97.jpg?e=.jpg)
圖為彼得·亞當斯教授作報告 李抒苡攝
尼爾·多納休主要從事有機氣溶膠的形成機制和環境行為、大氣自由基的測量及反應動力學研究等等研究,是Thomson Reuters高引學者,在Nature, Science, PNAS, Nature Geoscience, Nature Chemistry等權威期刊發表論文150餘篇。
彼得·亞當斯的研究方向為大氣顆粒物的氣候效應、有機氣溶膠化學、氣候變化對空氣質量的影響、區域和全球空氣質量模拟等。他曾在Atmospheric Chemistry and Physics,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Geophysics Research Letters 等權威期刊發表論文多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