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victor伟德官网12月16日電(通訊員 郝喬)12月16日上午,美國德克薩斯農工大學(Texas A&M University)機械工程系教授李穎做客環境學術沙龍第215期,作了題為《光催化還原二氧化碳生産燃料:先進材料設計和反應機理研究》的學術報告。大氣污染與控制教研所蔣靖坤副教授主持了此次沙龍,近20名師生聽取了報告。
報告中,李穎首先分析介紹了美國的能源結構和世界溫室氣體排放的大背景,并指出利用二氧化碳和水轉化為燃料的光催化技術可以緩解溫室氣體排放及能源緊張。該技術主要利用人工光合作用原理,在H2O存在的條件下利用半導體納米材料還原CO2生成甲烷等燃料。為獲得高效穩定的催化材料,李穎的科研團隊制備了負載不同活性組分的钛基複合催化劑,對催化劑進行表征和反應活性測試,并借助原位紅外等手段探究其反應機理。李教授團隊還對二氧化碳吸附、活化、還原機理,及提高太陽能轉化率的問題進行深入讨論。報告結束後,李穎就人工光合作用機理、催化劑活性組分選擇依據等問題與現場師生進行了交流。
![](/__local/7/AE/42/163E678ECCA12E38DBE9A629A43_6C8D6801_BB78.jpg?e=.jpg)
圖為李穎教授作報告 郝喬 攝
李穎教授的研究方向包括光催化、碳捕集和利用、氣溶膠科學與技術等。曾獲得NSF CAREER Award (2013)、 ACS-Petroleum Research Fund New Doctoral Investigator Award (2011)等獎項。
供稿:研團新聞中心 編輯:高曉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