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victor伟德官网12月19日電(通訊員 郝喬)12月19日下午,美國環境保護署博士後研究員邢佳做客環境學術沙龍第217期,作了題為《大氣模型和大氣污染控制》(Atmospheric modeling and air pollution control)的學術報告。大氣污染控制教研所所長王書肖教授主持此次沙龍,20餘名師生聽取了報告。
報告中,邢佳首先以電影《明日邊緣》為例,生動地闡釋了空氣質量模拟是在不斷探索與改進的。報告主要闡述了空氣質量模型的三個方面。一是模型要能夠反映當前或過去的空氣質量狀況,邢佳着重介紹了CMAQ (Community Multiscale Air Quality) 模型的發展和改進。其次,模型能夠針對不同的污染控制情景給出大氣污染物的濃度變化,其中他所開發的響應曲面模型 (Response Surface Model)可以實現污染控制措施實施後未來空氣質量的快速預測。最後,他介紹了如何利用模型幫助制定氣候友好的大氣污染控制策略,解釋了氣溶膠影響氣候的原理和氣溶膠直接輻射效應對空氣質量的影響。邢博士指出,探究大氣污染物對氣候的影響将是未來的熱門研究方向。
報告結束後,邢佳就未來清單發展方向等問題與現場師生進行了交流。
圖為邢佳博士作報告 郝喬 攝
邢佳博士的研究方向包括大氣化學、空氣質量模型、空氣污染與氣候變化、排放清單等。發表論文30多篇,引用600餘次。
供稿:院團新聞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