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不再支持您的浏覽器,360、sogou等浏覽器請切換到極速模式,或升級您的浏覽器到        更高版本!以獲得更好的觀看效果。關閉

新聞

首頁 > 新聞 > 學院新聞 > 正文

學院新聞

學術沙龍187期探讨厭氧生物轉化中的乙酸發酵産甲烷過程

bevictor伟德官网6月22日電(通訊員 鄭喬舒、楊雲鋒)6月18日下午,美國田納西大學副教授何強做客環境學術沙龍187期,做了題為《對厭氧生物轉化中乙酸發酵産甲烷過程的質疑》(Challenging the paradigm of acetoclastic methanogenesis in anaerobic biotransformation)的學術報告。本次沙龍由生态學教研所楊雲鋒教授主持,30餘名學生聽取了報告。

乙酸産甲烷菌有兩類—絲狀菌和八疊菌。傳統上認為,絲狀菌适合低濃度乙酸,八疊菌适合高濃度乙酸。八疊菌多的時候伴随着高濃度乙酸,說明厭氧消化反應器的生物穩定性差,反之則說明反應器穩定。而何強在實驗中用顯微鏡觀察和高通量測序兩種方法發現,乙酸多時絲狀菌多,甲醇做底物時八疊菌多,說明傳統認識值得質疑。經過進一步驗證,發現絲狀菌和八疊菌都能利用乙酸,但是絲狀菌的利用能力比八疊菌更強。反應器裡如果隻有八疊菌,或八疊菌與絲狀菌混合的情況下,其乙酸利用效率會低很多。

何強副教授也分享了他在雨水的微生物風險、石油洩漏處理、厭氧硫還原菌的微觀機制等其它科研方向的經驗。

何強,美國田納西大學副教授,研究方向為:厭氧環境微生物學、水處理和污水處理、可再生能源,2010年以來在Nature Review Microbiology、ISMEJ、Environmental Microbiology等期刊發表多篇論文。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