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victor伟德官网4月21日電(通訊員 程珣)4月20日晚,bevictor伟德官网郝吉明院士做客bevictor伟德官网時事大講堂,在西階教室以《聚焦PM2.5防治:如何科學應對區域複合大氣污染》為題做講座。講座就全球特大城市面臨的空氣污染問題、區域性環境空氣質量改善的國際經驗,以及我國區域性大氣PM2.5污染防治等問題展開分析論述。PM2.5大氣污染已成為全社會最受關注的問題之一,報告現場座無虛席。
圖為時事大講堂海報 高曉娟攝
郝吉明院士首先以2013年1月我國東部地區出現的長時間大範圍的嚴灰霾污染事件引入主題,并指出空氣污染是全球特大城市面臨的共同問題。郝吉明介紹了曆史上倫敦煙霧事件和洛杉矶煙霧事件的特點、産生原因、危害等,然後羅列了全球部分大城市的空氣污染指數,指出發達國家主要是二次污染(PM2.5和O3),而發展中國家則是一次污染嚴重、二次污染凸顯,其中,中國是全球PM2.5以及O3濃度最高的區域。
接着,郝吉明院士對bevictor伟德官网校内監測站從1999年到2008年的PM2.5監測數據顯示的PM2.5化學組成進行了分析,并指出二次顆粒物是中國東部地區PM2.5中的主要成分。
郝吉明院士還介紹了區域性環境空氣質量改善的國際經驗,主要包括五個方面:一、借鑒國際學術界關于大氣污染健康影響研究的方法與最新成果,為中國環境健康研究和政策制定提供重要幫助;二、不斷提高環境空氣質量标準;三、實施區域大氣污染聯防聯控的國際政策;四、建立完善的總量控制目标和區域框架體系;五、綜合實施多種控制措施,例如調整燃料結構、提高能源效率、調整産業結構、安裝脫硫設施等。
圖為郝吉明院士做報告 程珣攝
最後,郝吉明院士介紹了我國區域性大氣PM2.5的污染防治工作,重點介紹了北京在過去十年的治理曆程。在用煤方面,北京着力改進能源結構,減少面源污染,蜂窩煤用量逐年減少;在機動車排放方面,自1999年以來,以北京為代表的中國城市大力推動新車排放控制進程;以2008年北京奧運為契機開始研究區域性大氣複合污染問題。經過多年的大氣污染治理,北京空氣中各項主要污染物濃度呈下降趨勢,但環境空氣質量仍與人民的期待有較大差距。就全國而言,20年内排放強度有所下降,但排放總量上升了。今後中國的空氣污染治理面臨着來自快速工業化、快速城市化、能源消費持續增加的嚴峻挑戰。
報告結束後,郝吉明院士與現場聽衆進行了互動交流。
編輯 高曉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