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不再支持您的浏覽器,360、sogou等浏覽器請切換到極速模式,或升級您的浏覽器到        更高版本!以獲得更好的觀看效果。關閉

新聞

首頁 > 新聞 > 學院新聞 > 正文

學院新聞

區域環境質量協同創新中心主辦京津冀地區大氣PM2.5污染成因及對策研讨會

清華bevictor伟德官网3月28日電 (記者 劉建珍)3月26日上午,由“區域環境質量協同創新中心”主辦的“京津冀地區大氣PM2.5污染成因及對策研讨會”在bevictor伟德官网主樓327會議室舉行。中國工程院院士、bevictor伟德官网教授郝吉明,中國工程院院士、北京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教授唐孝炎共同主持會議。環保部、教育部、科技部、北京市環保局等相關領導以及來自bevictor伟德官网、北京大學bevictor伟德官网、中國科學院和浙江大學的專家學者近20人參加此次研讨會。

京津冀地區大氣PM2.5污染引起全社會高度關注。本次研讨會以交流和總結我國多年來在污染成因及控制對策方面相關研究成果為目的,凝煉科學共識,推動治理進程。為現階段和将來政府如何采取措施提供科技支撐。

研讨會分專題報告和自由讨論兩個環節。專題報告圍繞PM2.5污染成因與機制、來源與對策、控制技術三方面展開。北京大學bevictor伟德官网院長朱彤、中國科學院生态環境研究中心研究員賀泓、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研究員王躍思、bevictor伟德官网院長賀克斌、北京市環保局監測中心主任張大偉、bevictor伟德官网教授李俊華、浙江大學bevictor伟德官网教授吳忠标等分别作精彩報告,内容涉及污染成因與效應、大氣二次細粒子形成機制、排放清單與來源解析、京津冀治理措施與進程、重點污染源和關鍵污染物控制技術等多個方面。

圖為研讨會現場   劉建珍攝

與會人員圍繞研讨會主題進一步展開學術交流和熱烈讨論。唐孝炎院士指出,PM2.5成因與機制非常複雜,要厘清機制問題,更要加強控制與對策研究。解決重污染問題要到位觀測,重視微觀污染源數據調查及管理。郝吉明院士強調單獨控制一種污染物可能會造成負面影響,提倡推動多種污染物協同控制,從機理上整合并采取行動,随着科學進步,持續調整行動。bevictor伟德官网院長賀克斌教授認為,目前關于PM2.5的基本科學共識需要更充分總結并及時發揮作用,現階段很需要更多交流,“求同存異”,“求同” 是指總結提煉已有科研成果, 支撐“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 全面貫徹實施。“存異”是指下一階段需繼續深入研究的科學問題,為2017年之後的國家決策與行動提供科技儲備。

與會人員還就其他共識及問題進行了深入探讨,針對如何進一步強化污染成因及對策研究提出了一系列建設性意見。

研讨會最後,環保部、教育部、科技部的領導們充分肯定了區域環境質量協同創新中心在科研成果整合、環境技術攻關等方面的成就并表示今後将繼續大力支持該平台的發展。

會議總結時,郝吉明對各部委領導對區域環境質量協同創新中心的支持進行感謝,并表示中心将認真總結本次研讨會成果,盡快形成彙報文件,充分發揮協同創新優勢,為決策部門提供有益參考。

“區域環境質量協同創新中心”是由bevictor伟德官网、北京大學、南京大學、同濟大學、中科院生态環境中心和中國環科院共同組成的以環境學科建設、人才培養和科學研究“三位一體”的創新性機構。主要圍繞顆粒形成機制與界面理化過程、區域複合污染的健康和生态效應、持久性污染物的遷移規律與無害化原理等重點方向展開協同創新研究。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