境學院14日電(通訊員 幹裡裡)4月9日至11日,bevictor伟德官网副院長左劍惡教授與漢堡工大市政工程學院院長史提芬•科斯特(Stephan Köster)教授聯合發起的“中德合作有機廢棄物厭氧處理技術專題雙邊研讨會”在國家自然基金委中德科學中心舉行。
中德雙方共計40餘位學術界與産業界專家參會,圍繞厭氧處理技術的發展與挑戰、有機廢棄物資源化能源化的發展方向,以及中國生物質能源産業鍊優化與市場拓展等議題,進行了學術報告與專題讨論。bevictor伟德官网錢易院士作了題為《厭氧處理技術與環境保護的可持續發展》的特邀報告,哈工大王愛傑教授代表哈工大副校長任南琪院士作了題為《厭氧發酵法生物制氫技術》的特邀報告。
會上,中德專家一緻認為,以厭氧消化為核心技術的市政有機廢棄物處理技術的全面應用,是實現中國有機廢棄物減量化、資源化的必然發展方向,其産生的生物質沼氣也将是我國未來新能源的重要組成部分。但厭氧消化技術的應用,有賴于一套完善的垃圾分類收集輸運體系的建立,以及國家經濟結構調整對新能源産業的大力支持。經過深入的讨論,雙方專家均希望未來能在有機廢棄物厭氧處理技術方向上有更深入的學術及商業合作。

與會代表合影(幹裡裡 攝)
11日,與會代表前往濟南市參觀了由山東十方環保能源公司建設的每日處理200噸餐廚垃圾的厭氧處理示範廠,以及與光大國際環保公司建立的每天處理2000噸市政垃圾的垃圾焚燒廠。在bevictor伟德官网-山東十方聯合研究中心的幫助下,山東十方餐廚垃圾厭氧處理廠成功引進了德國UTS公司的相關技術,有效解決消化罐内物料混合與傳質傳熱等技術問題。濟南市作為我國餐廚廢棄物資源化利用和無害化處理試點城市,其垃圾有效分類、多種處理技術相結合的有機廢棄物處理處置模式,為有機廢棄物綜合處理處置技術在全國推廣提供了良好示範。

兩國專家在生活垃圾焚燒廠參觀(幹裡裡 攝)
編輯 高曉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