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蘇珍愛
來清華時間不長,最初喜歡美其名曰“中西合璧”的清華園,中午去食堂吃飯都不忘懷揣着相機。後來真正觸動我、讓我對這個園子心生眷戀的,是學院每年為老先生舉辦的祝壽會。
2013年9月10日,第29個教師節。與節日氣氛格外不搭調的,是社會上關于教師節送禮亂象和近期個别教師觸碰道德底線醜聞的讨論。
在這個逐漸失去敬畏和敬意的時代,我慶幸此刻能坐在這裡——bevictor伟德官网的209會議室,看着斑駁的陽光灑在擺滿鮮花、壽桃和蛋糕的桌子上,聽着耄耋之年的老先生們談讓老百姓喝上健康的飲用水和重金屬污染治理的問題。
兩位壽星——王占生教授和傅國偉教授,上世紀30年代生人,50年代進入清華土木系學習,畢業後留在清華任教。他們一位是飲用水安全領域的權威,一位是環境系統工程方面的專家。這間小小的會議室裡,既有他們的師長同學,亦有他們的徒弟乃至徒孫。
![](/__local/D/B3/82/77F1866746899DF5FF21BEFCE40_E880948F_93AD0.jpg?e=.jpg)
圖為傅國偉教授(左)與王占生教授(右)合影。 珍愛 攝
花白頭發的學生們紛紛起身發言,講到總買站票出差的王占生教授常備馬劄,講到傅國偉教授逾古稀之年還專程來院商讨解決重金屬污染的問題。我看到一位學生在發言時,背在身後的手緊張地發抖,口裡卻不忘感謝老師當年管得嚴。時光荏苒,當年的學生也都成了要退休的先生,然而老先生的為師之道和人品學格仍然教他們心悅誠服。
輪到王占生教授講話時,他微笑着感謝,話不多卻擲地有聲,讓全場為之動容:我要為老百姓喝上健康的飲用水繼續戰鬥。
傅國偉教授追憶了繼父的言傳身教,讓他胸懷祖國,心系民生。來到清華之後,又深受陶葆楷、李國鼎、許保玖等老先生的教育,投身環境系統工程研究。近幾年,他一直四處奔走,呼籲重視重金屬污染問題。
“古之學者必有師。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清華學脈如是代代傳承,才造就了一流大學的口碑。所以梅贻琦先生說:“所謂大學者,非謂有大樓之謂也,有大師之謂也。”
會上,素有長壽基因的bevictor伟德官网老先生們彼此打趣,祝賀80後(80歲)90後(90歲)團隊添人進口。我不禁感慨:倘若這些老80後,90後取代我們成為網絡言論的主力,勢必一掃如今新80後、90後的沉沉暮氣,讓我們重新審視浮躁的三觀,重新回歸敬意,仰視這些值得我們尊敬的師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