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不再支持您的浏覽器,360、sogou等浏覽器請切換到極速模式,或升級您的浏覽器到        更高版本!以獲得更好的觀看效果。關閉

新聞

首頁 > 新聞 > 學院新聞 > 正文

學院新聞

美國明尼蘇達大學教授裴有康做客清華環境論壇介紹PM2.5的來源與控制

清華bevictor伟德官网7月3日電 (通訊員 周海燕) 7月2日上午,美國明尼蘇達大學教授裴有康(DavidY.H.Pui)做客清華環境論壇第48講,為大家作題為《當前中國大氣環境的熱點——PM2.5污染物的形成原理,來源,影響及去除方法》的學術報告。來自清華bevictor伟德官网及中國環境科學院的30餘名師生聽取了報告。本次論壇由bevictor伟德官网副教授蔣靖坤主持。

圖為裴有康教授作報告。 周海燕 攝

裴有康介紹了大氣環境PM2.5污染物的形成原理和主要來源。PM2.5是基于粒徑大于2.5um的粗顆粒和粒徑小于2.5um的細顆粒的自然分離及粗細顆粒組成比例的差異提出的。結合針對中國西安城市空氣質量的研究,他指出,石油燃燒和汽車尾氣排放是PM2.5主要來源,是其污染控制的重要控制源。PM2.5污染帶來的副作用包括降低能見度及危害人體健康。長時間處于PM2.5指數高的環境會引起癌患人口和出生嬰兒畸形率的升高,因而緩解城市PM2.5污染迫在眉睫。

裴有康表示,過濾器在降低室内外PM2.5濃度、工業顆粒物排放扮演着重要作用。他總結了顆粒物過濾器模型及其設計,并重點介紹了顆粒物過濾研究聯盟(UMN Center for Filtration Research)當前推廣使用的幾種過濾器,它們在中國市場應用也較為廣泛。裴有康堅信中國工業,學術界和政府三者聯合能夠有效控制和減輕PM2.5污染。

論壇結束後,蔣靖坤副教授還代表bevictor伟德官网向裴有康教授贈送了紀念品。

 

圖為我院蔣靖坤副教授向裴有康教授贈送紀念品。 周海燕 攝

裴有康,美國明尼蘇達大學教授,顆粒物技術實驗室和過濾研究中心主任,曾任國際氣溶膠協會主席,主要從事氣溶膠科學與技術研究,發明的多個儀器在氣溶膠領域得到廣泛應用,發表論文220餘篇,專利20多項。曾獲Fuchs Award(氣溶膠領域最高獎)、馬普研究獎和洪堡美國高級科學家研究獎等獎項。 

編輯 珍愛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