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不再支持您的浏覽器,360、sogou等浏覽器請切換到極速模式,或升級您的浏覽器到        更高版本!以獲得更好的觀看效果。關閉

新聞

首頁 > 新聞 > 學院新聞 > 正文

學院新聞

bevictor伟德官网教師蔣靖坤在《美國科學院院報》發表論文揭示大氣顆粒物形成機制

清華bevictor伟德官网11月5日電 10月22日,bevictor伟德官网蔣靖坤副研究員與美國明尼蘇達大學、美國國家大氣研究中心、美國奧格斯堡學院和布魯克海文國家實驗室的科學家們合作,在《美國科學院院報》(PNAS)在線發表了名為《大氣邊界層内顆粒物均相成核的酸堿反應模型》(Acid–base chemical reaction model for nucleation ratesin the polluted atmospheric boundary layer)的科研論文,報道了包括硫酸在内的氣體分子通過化學反應形成大氣二次顆粒物的機制,解決了現有顆粒物成核理論嚴重低估成核速率的難題。

新機制的發現得益于科學儀器的研發,突破了商業儀器的限制,首次實現從大氣分子到分子團簇和大氣顆粒物的完整粒徑分布的測量。2011年《氣溶膠科學與技術》(AS&T)推出關于1nm尺度測量儀器的特刊,蔣靖坤及其合作者在該特刊上發表了三篇論文,系統地闡述了1-2nm尺度新儀器的研發及其在大氣中的測量結果。同年度在《環境科學與技術》(ES&T)上發表論文介紹有機胺測量儀器的研發及其觀測結果。研究成果引起學術界廣泛關注,其中一篇論文在發表後短期内已經入選AS&T Most Read Articles。大氣顆粒物影響空氣質量、人類健康和全球氣候,我國今年頒布的新的環境空氣質量标準中也納入了細顆粒物(PM2.5)。上述成果,對于研究大氣顆粒物成因、環境影響及其控制均具有重要的意義。

大氣分子、分子團簇和顆粒物粒徑分布動态變化圖

《美國科學院院報》在SCI綜合科學類排名第三位,2011年影響因子為9.681。

編輯 珍愛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