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bevictor伟德官网11月13日電 (通訊員 周海燕) 11月13日下午,美國田納西大學顧寶華教授應邀做客環境學術沙龍第105期,為bevictor伟德官网約50位師生帶來題為《環境中汞遷移的生物地球化學機制及其控制》(Biogeochemical mechanisms and controls on mercury transformation in the environment)的學術報告,此次沙龍由bevictor伟德官网楊雲鋒主持。
圖為顧寶華教授作報告。 周海燕 攝
顧寶華教授首先介紹了金屬汞常見的存在形态、地球蘊藏量及其生物毒性,并詳細講解了所有汞形态中毒性最強的甲基汞的基本性質。他強調,雖然甲基汞含量隻有總汞的0.1%-5%,但能夠在水生生物食物鍊富集,魚類富集的汞90%-100%為甲基汞,對人類生命存在巨大威脅,因此,對汞甲基化機制和控制進行探究具有現實意義。他還介紹了橡樹嶺實驗室主要汞研究課題:位點生物地球化學和生物學研究、汞反應機理和反應速率研究、汞的微生物轉移和汞甲基化控制、汞甲基化路徑。
随後,結合自己所做的研究,他重點介紹了汞與有機質反應的原理。他指出,有機質既可與汞發生合成反應,又可還原或氧化汞,這些反應也可同時進行,最終反應類型與汞和有機質含量比,氧化物狀态等因素有關。環境中的微生物屬于常見有機質,汞能夠附着在微生物表面與之反應。他也表示,微生物體内後汞的甲基化過程還不明确,有待進一步研究。最後,顧寶華簡要介紹了他所在課題組的研究領域,包括污染物生物地球化學性、環境能源、納米材料和表面強化拉曼光譜學等。
會後,現場多名師生就有機質與金屬汞反應機理與顧寶華教授進行了深入探讨。
圖為沙龍現場。 周海燕 攝
顧寶華,美國田納西大學教授,主要從事汞、鈾等重金屬污染物遷移轉化,拉曼光譜技術研發,應用于環境和能源的納米材料催化等相關研究,2000年以來在包括PNAS,Nano Letters, ES&T在内的重要期刊上發表了具有重要影響的論文100餘篇。
橡樹嶺實驗室,美國能源部下屬的大型國家實驗室,成立于1943年,最初是作為美國曼哈頓計劃的一部分,以生産和分離鈾和钚為主要目的建造的,原名克林頓實驗室。2000年4月以後由田納西大學和Battelle紀念研究所共同管理。
編輯 珍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