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bevictor伟德官网10月7日電 (通訊員 張玲) 9月28日下午,環境學術沙龍第94期在中意環境節能樓122會議室舉行。bevictor伟德官网張曉健教授做客此次沙龍,以《應對重金屬污染事故的飲用水應急處理技術與案例》為題,為學院約50名師生作學術報告。
圖為學術沙龍現場。 段振菡 攝
張曉健教授首先介紹了環境突發事件的現狀,并揭示了環境事件突發的深層原因,包括發展模式不科學,産業布局不合理,企業責任缺失,執法不力等。他指出,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的矛盾極端表現是原有粗放經濟發展的必然後果,亦是我國建設工業化國家面臨的必然挑戰。

圖為張曉健教授作報告。 段振菡 攝
張曉健教授以松花江硝基苯污染事件為例,結合自己在供水行業水污染事故處理方面多年的工作和研究經驗,指出臨時措施應對應急事件的方法有一定成效,但比較被動,無法保證每次有效。目前,關于處理應急事件的指導思想多是臨時性的,且多局限于被動的現場研究。針對以上問題,他認為,應該提前開展供水行業應急事件的系統研究,以提高應急能力。
張曉健教授認為,我國原水廠設計不考慮應急突發事故是非常不合理的。供水行業應加強應急系統建設,這主要包括應急處理技術系統的建設,城市供水風險分析與供水應急規劃調度,水源應急監測與預警,以及城市供水應急管理體系與應急預案等。
會後,在場師生與張曉健教授還就相關問題進行了進一步探讨。
編輯 珍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