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不再支持您的浏覽器,360、sogou等浏覽器請切換到極速模式,或升級您的浏覽器到        更高版本!以獲得更好的觀看效果。關閉

新聞

首頁 > 新聞 > 學院新聞 > 正文

學院新聞

環境學術沙龍第480期:Development and Global Application of Hybrid Ion Exchange Nanotechnology (HIX-Nano): From Decontamination to Desalination

bevictor伟德官网2019年3月12日電(通訊員 李彤)3月11日上午,美國理海大學土木與bevictor伟德官网及化學工程學院教授Arup K. SenGupta做客環境學術沙龍第480期,做了題為《複合離子交換納米技術(HIX-Nano)的開發和全球應用:從去污到脫鹽》(Development and Global Application of Hybrid Ion Exchange Nanotechnology (HIX-Nano): From Decontamination to Desalination)的學術報告。本次沙龍由環境化學教研所鄧述波教授主持,20餘名師生聽取了報告。

在報告中,SenGupta教授首先從地球水資源的分布、全球淡水資源短缺以及全球砷和氟污染的現狀出發,提出廢水資源化的問題。針對目前廣泛使用的反滲透膜技術在處理含鹽廢水過程中由于硫酸鹽等物質的存在而造成的膜堵塞問題,SenGupta教授利用負載ZrO2納米顆粒的複合陰離子交換劑(HAIX-NanoZr)和弱酸陽離子交換樹脂設計了一整套工藝系統,通過加壓CO2進行再生,有效解決了這個難題。SenGupta教授帶領團隊開發了納米材料複合離子交換樹脂,對水體中砷、氟、磷等均具有良好的去除效果。該項成果在印度、孟加拉、柬埔寨、肯尼亞等國家的高砷和高氟背景區域得到了推廣應用,解決了欠發達地區飲用水安全問題。講座結束後,SenGupta教授就在場師生提出的想法和問題,與大家進行了熱烈交流。

Arup K.SenGupta是道南膜效應理論的提出者,在過去的20年間緻力于水質安全保障技術,并着力于改善亞洲和非洲等地貧困國家的飲用水水質,研究方向主要包括新型離子交換樹脂的制備、理論研究及應用,膜技術在環境工程領域的創新應用及效率提高等。他著有《Ion  Exchange in Environmental  Processes》一書,擁有11項美國專利。他在環境過程和可持續材料方面的研究獲得世界範圍各類組織的認可,曾獲得2009年美國化學協會(ACS)頒發的斯特萊斯(Astellas)研究創新獎、2009年美國化工研究所(AIChE)頒發的Lawrence  K. Cecil獎、2007年美國國家工程院頒發的格蘭傑(Grainger)銀獎、2012年國際環境獎等。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