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不再支持您的浏覽器,360、sogou等浏覽器請切換到極速模式,或升級您的浏覽器到        更高版本!以獲得更好的觀看效果。關閉

新聞

首頁 > 新聞 > 學院新聞 > 正文

學院新聞

WaterTalk-區域環境跨介質污染與協同治理

bevictor伟德官网5月7日電(通訊員 陳卓、楊春麗)425日上午,由中國環境科學學會水處理與回用專業委員會主辦、bevictor伟德官网等7所高校承辦的“水與發展縱論(WaterTalk)”第4期以網絡會議形式舉行。bevictor伟德官网教授、中國工程院院士、美國國家工程院外籍院士郝吉明作了題為“區域環境跨介質污染與協同治理”的學術報告。bevictor伟德官网教授、水處理與回用專業委員會主任胡洪營主持了論壇。國内外高校師生、水環境領域的專家、學者和工程技術人員等約4000人在網絡會議室或通過觀看直播的方式參加了會議,參會人員分布覆蓋全國31個省市自治區和港澳台地區以及美國等國家。

郝吉明院士指出,區域環境質量問題已成為改善民生的重大國家需求,不同尺度環境問題的交互影響和不同介質環境污染的複合作用是當前環境科學領域兩大國際前沿問題。區域環境質量問題與氣--土三個介質不可分割,區域環境質量改善的核心是跨介質複合污染的協同控制。

郝吉明院士系統闡述了大氣污染、水污染和土壤污染對跨介質環境質量的影響。他指出,大氣中的氮磷沉降會加重水體的富營養化程度,燃煤過程中産生的汞沉降會對整個生态系統帶來健康風險。在污水和污泥的處理過程中,釋放的惡臭氣體、生物氣溶膠以及溫室氣體等多種污染物會對空氣環境造成不利影響。土壤中氮肥的過度施用及施用方法不當會導緻氮肥以氨和氮氧化物的形式進入大氣,不僅能夠産生惡臭氣味,同時還會引發溫室效應。化肥施用和禽畜養殖是氨排放的重要來源,而氨排放與PM2.5污染和霧霾的形成之間有複雜的關系。另外,農業面源污染是湖泊水體富營養化的重要來源。

郝吉明院士強調,我國大氣、水體和土壤等環境介質主要污染物排放強度大,一些污染現象在全球具有獨特性和複雜性。需要加大區域污染防控基礎科學和工程科學等方面的研究,為跨介質污染協同治理和整體解決提供支撐。同時,跨介質污染協同控制也對人才培養提出新的挑戰。他提出要建設面向跨介質複合污染問題的人才培養模式和課程體系,為解決區域環境跨介質污染與協同治理等重要環境問題輸送高素質人才。郝吉明院士的報告引起了廣大師生的濃厚興趣和積極讨論。

    

郝吉明院士作報告


胡洪營代表專業委員會總結了本期論壇的開展情況。他指出,郝老師利用詳實的數據和生動的案例,系統地闡述了大氣、水和土壤環境污染之間的相互影響關系,強調了環境多介質協同治理的必要性和緊迫性,為環境學科發展和環境治理實踐指出了方向。報告視野寬闊、高瞻遠矚,非常具有思想性和啟發性。胡洪營對承辦和協辦單位、知網在線教學平台的組織、保障工作表示了感謝。

參與本次論壇的我院博士生、中冶京誠公司專業總工梁思懿表示:“聆聽郝老師“區域環境跨介質協同治理”的報告使我受益匪淺。郝老師用科學的分析和詳實的數據闡明了跨介質複合污染控制是區域環境質量控制的核心,也是今後環境科技發展的重點方向。跨介質協同處置和系統化工程的理念同樣适用于解決我國鋼鐵、化工等工業園區環境污染問題,助力發展循環經濟,促進産業綠色升級。”

參與本次論壇的我院博士生羅立炜表示:“作為一個水環境領域的研究者,我常囿于自己所關注的問題之中。本期WaterTalk活動,郝吉明院士的分享為我們提供了更開闊的框架以看待環境問題,讓我深刻的理解到各類環境介質不是相互割裂的,而是相互聯系相互影響的。郝院士以《區域環境跨介質污染和協同控制》為題,具體分析了大氣氮沉降、酸雨、水處理過程的氣溶膠污染等重要的跨介質污染現象,深入讨論了多介質污染的内在聯系,深入淺出,極具啟發。衷心感謝郝老師為我們精心準備的演講,也衷心感謝環境科學學會水處理與回用專業委員會為籌備會議所做的諸多工作,希望之後的活動越辦越好!”

參與本次論壇的我院博士生毛宇表示:“本周非常有幸通過WaterTalk聆聽到郝吉明院士關于區域環境跨介質污染與協同治理的精彩報告。郝老師通過科學翔實的數據論證了區域環境質量問題的核心是跨介質複合污染(氣--土),從系統工程的角度為污染的治理提供了思路。郝老師的報告開闊了大家的視野,給了我們很多啟發。感謝WaterTalk給我們提供這樣的學習機會,受益匪淺!”

bevictor伟德官网學生參會


“水與發展縱論”是以網絡會議形式舉辦的公益性學術報告論壇,目的是給大家提供一個探讨水與社會經濟發展、水與生态環境相互關系的平台,為促進環境學科發展做出積極貢獻。同時,論壇的另外一個重要目的是為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居家學習的研究生、本科生,提供聆聽資深專家報告、和專家進行交流的機會,以開闊視野、激發思考,充實生活。

水處理與回用專業委員會是中國環境科學學會的下屬分支機構,成立于2015年。該專業委員會秉承“善水循環、尚法自然”理念,緻力于促進水環境領域理論、技術、工程、标準和管理研究與創新發展,開展學術交流、人才培育、科普與宣傳教育等公益活動,為水回用事業的健康發展、水資源可持續利用、水環境安全保障和生态文明建設做出積極貢獻。

專業委員會定期舉辦全國水處理與回用學術會議(ChinaWTR)、水與發展縱論(WaterTalk)、亞洲水回用研讨會(AsiaSWR)ISO水回用國際标準研讨會等高水平學術活動,主辦Water Cycle國際學術期刊。

第四屆全國水處理與回用學術會議将于2020731-82日在西安舉行。

報名網址:http://2020.reclaimedwater.net/

報名郵箱:waterreuse@mail.tsinghua.edu.cn

Water Cycle投稿鍊接:

http://www.keaipublishing.com/en/journals/water-cycle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