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victor伟德官网2020年12月8日電 12月7日上午,《新冠病毒傳播與環境關系及風險防控》項目成果彙報會在中國工程院316會議室召開,同時彙報會以網絡會議形式同步進行。中國工程院李曉紅院長,專家組曲久輝、郝吉明、侯立安、劉文清、楊志峰、賀克斌、吳豐昌、賀泓、徐祖信、任洪強、馬軍等11位院士,科技部21世紀議程中心、科技部生物發展中心、生态環境部固體廢物司、生态環境部固體廢物與化學品管理技術中心、住建部城市建設司等部委領導,以及30家科研單位共140餘人參加了此次成果彙報會,會議由專家組組長曲久輝院士主持。
項目領導小組組長、中國工程院院長李曉紅對項目設立的背景情況進行了介紹,李院長指出項目發揮了應急攻關的作用,在短時間内取得可觀的成績,并對參與項目的行業專家和研究人員表示感謝,大家不計報酬、不計得失,積極投入,精神可嘉,值得贊揚。李院長強調此攻關項目為聯合攻關,不僅彙聚了多個行業總計280餘人參與,而且多部委、多部門通力協作,進一步體現了中國新型舉國體制的優勢,在此優勢下中國才能率先控制新冠病毒疫情的發展,保證了社會的安定有序。
專家組副組長劉毅和課題負責人餘剛代表項目工作組分别彙報了項目工作報告和研究報告。“新冠病毒傳播與環境關系及風險防控”項目實施以來聚焦病毒傳播與複雜環境介質之間的關系、有效阻斷病毒傳播風險的技術與裝備、防疫化學品次生環境風險及防控策略等關鍵性問題,建立新冠病毒環境中傳播風險防控技術系統。一方面為應急疫情控制和環境安全保障提供科學依據、實用技術和解決方案,另一方面為常态化防控提供研究基礎。項目提出政策專報11份,其中3份獲國務院領導批示或指示,編制指南規範導則17份,建立采樣與檢測技術12項,一線應用消殺裝備700餘台套,“新型冠狀肺炎疫情醫療廢物應急處置與管理技術在線專家支持平台”服務全國400餘城市,發表研究論文80餘篇,申請專利8項。
科技部、生态環境部以及住建部的與會領導對于項目成果表示肯定,項目體現了多學科交叉合作和多單位協同攻關,響應國家重大需求的項目的機制,特别指出項目“關于做好農村疫情防控、抓好春耕備耕的建議報告”專報,“重大疫情期間城市排水與污水處理系統運行管理指南”、“疫情農村污染控制與環境設施運行應急技術指南”等疫情防控指南,“在線專家支持平台” 等成果為相關的部委在湖北,特别是武漢疫情期間,提供了非常專業、及時的技術和決策支撐。
與會的專家以及部分專題負責人針對項目實施的成果、疫情常态化防控等問題展開讨論。專家指出項目成果顯著,是工程院咨詢項目的旗幟和标杆,真正起到國家高端智庫的典範作用,也是一個把論文寫在祖國大地上的具體實踐。項目從基礎研究方法的建立到現場的實施檢測,以及對國家政策,包括區域性政策的支持,在重大疫情的防控過程中支撐效果非常明顯,是開展重大研究合作的全過程示範。後期建議圍繞疫情常态化工作開展持續研究,強化在未來階段的科學支撐和更有效的指導。
最後專家組組長曲久輝總結項目在時間緊,任務重,責任大的情況下高效的開展并取得顯著成效,在國家有重大需求的時候,項目各參加單位和科研人員全力以赴,體現了科學家精神,也體現了團隊的戰鬥力。bevictor伟德官网和相關參加單位進行了大量的投入,項目管理組織部門發揮很好作用,有效的保障和促進了項目的實施和推進,為新冠病毒疫情應急階段以及常态化防控做出重要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