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victor伟德官网2021年3月12日電(通訊員 曾現來)近日,bevictor伟德官网循環經濟與城市礦産團隊在Cell子刊《交叉科學》(iScience)發表題為《興起的人類循環科學:原理、實踐與挑戰》(Emerging anthropogenic circularity science: principles, practices, and challenges)的總結論文,從綠色化學、供應鍊、産業生态學、地球化學等學科交叉發展的角度,系統勾勒了人類循環科學的框架體系——循環化學三條定律(物質豐度原理、循環定向原理、零排放原理),評估城市礦産資源開發、循環經濟、“無廢城市”建設等人類物質循環的具體實踐,指出了該領域面臨的挑戰及發展方向。
人類已進入人類世(The Anthropocene)階段,資源過度開發、粗放利用和奢侈消費不僅帶來了資源的枯竭,也引起了嚴重的生态環境問題。物質代謝促使資源從自然地學循環進入人類圈循環;物質代謝包括正向物流(資源冶煉-初級生産-産品加工-産品使用)和逆向物流(再利用-再制造-再回收-再循環)兩部分;在物質代謝循環過程中,發生着物質的釋放或洩露,進入自然地學循環,引起環境污染,同時産生了大量的固體廢物。
環境科學、地球科學、綠色化學、産業生态學,以及供應鍊等學科從不同的尺度尋求資源環境可持續發展問題的解決辦法,并取得了豐碩的成果。本文從多學科角度,以全生命周期物質流為核心視角提出人類循環科學,指出其邊界條件和循環的三條定律,從宏觀、介觀和微觀不同尺度将物質代謝循環鍊接為整體,在循環經濟與固體廢物管理等領域具有重要的科學意義與應用價值。
全球電子廢物循環利用率分布情況
該研究得到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研究計劃、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固廢專項、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項目的支持。bevictor伟德官网曾現來副研究員、李金惠教授完成本文的研究工作,并擔任通訊作者。
文章鍊接:https://www.cell.com/iscience/fulltext/S2589-0042(21)0020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