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victor伟德官网2021年3月11日電 近日,bevictor伟德官网吳靜研究員團隊在國際期刊《水研究》(Water Research)上發表題為《新冠肺炎疫情對京杭運河蘇南段水環境影響的新見解》(Novel insights into impacts of the COVID-19 pandemic on aquatic environment of Beijing-Hangzhou Grand Canal in southern Jiangsu region)的研究論文。研究基于水質熒光指紋技術,深度挖掘了京杭運河蘇南段水體的水質特征及污染成因,從京杭運河蘇南段水環境質量的變化揭示了國内外新冠肺炎疫情的暴發對該地區印染行業生産的深遠影響。研究成果表明,水質熒光指紋技術除了實現水體精準監管外,在反映地區産業活動上也能發揮作用。
2020年初,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全球。世界各國采取多種防疫舉措來阻止疫情蔓延,以工業生産為代表的人類活動受到了阻礙。疫情暴發給水環境帶來的影響及其機制尚不清楚。研究選取了人口稠密、工業密集、水環境監管治理體系完善的蘇南地區為研究區域,選取該地區主要排污水體——京杭運河為研究對象,利用水質熒光指紋溯源等技術揭示了京杭運河蘇南段水質熒光指紋特征的變化規律及主要污染源。在此基礎上,研究選取污染負荷相對較重,位于無錫、蘇州交界的監測斷面為研究對象,通過對比、分析該斷面水體在2019年和2020年同期(1.1-5.15)熒光指紋強度的變化規律,揭示了國内外新冠肺炎疫情暴發對京杭運河蘇南段水環境質量的影響,進而揭示了疫情對該地區印染行業生産的影響。
水質熒光指紋溯源技術的分析結果表明,京杭運河蘇南段水體、印染廢水、印染行業中主要分散劑MF的熒光指紋呈現高度相似性(圖1)。同時,耦合熒光檢測單元的體積排阻色譜分析結果表明,京杭運河蘇南段水體、印染廢水、分散劑MF中熒光溶解性有機物的表觀分子量分布特征十分相近(圖2)。因此,印染行業是京杭運河蘇南段水體的主要污染源,且分散劑MF是京杭運河蘇南段水體中熒光溶解性有機物的重要來源。此外,研究還定量揭示了蘇南地區不同行政區域對京杭運河蘇南段水體中兩個主要熒光組分強度的貢獻率。
圖1 京杭運河蘇南段水體(A)、印染廢水(B)、分散劑MF(C)的熒光指紋
圖2 特定熒光激發/發射波長對下(C1:Ex/Em = 275/315 nm; C2: Ex/Em = 230/340 nm)京杭運河蘇南段水體(JH-0~JH-5)、印染廢水(XRH, SQ, SZ)、分散劑MF中熒光溶解性有機物的表觀分子量分布特征
吳靜團隊自主研發的水污染預警溯源儀在研究斷面已穩定運行十年。2019年和2020年同期(1.1-5.15)的熒光指紋強度的變化規律(圖3)表明,2月初國内疫情暴發至3月初國内疫情得到基本控制期間,水體熒光指紋強度持續維持在較低水平,這是由于蘇南地區在春節假期後因疫情推遲了複工時間。複工後,外地工人返鄉又因隔離政策不能及時返崗,導緻蘇南地區印染行業的生産活動一直維持在較低水平,印染廢水的排放量也随之維持在較低水平。自3月初開始,水體熒光指紋強度開始上升,這是由于國内疫情明顯好轉之後,蘇南地區印染行業産能逐步恢複,印染廢水排放量開始上升。之後,水體熒光指紋強度在3月下旬達到峰值後開始下降,直到4月中旬又穩定在較低水平。3月中旬,國際疫情暴發使我國服裝對外貿易受阻。作為我國外貿服裝的主要産地,蘇南地區的服裝生産及其上遊印染行業的生産均遭受嚴重影響,印染行業的生産活動再次下降,印染廢水的排放量也随之下降。此外,在水體熒光指紋強度下降的同時,其熒光組分強度的比值也發生了變化,表明國際疫情暴發也導緻蘇南地區印染行業的産品發生了變化。
圖3 2019年和2020年1月1日至5月15日期間京杭運河蘇南段某監測斷面水體中三個熒光組分的強度變化
該研究得到了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重大科學儀器設備開發專項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的支持。bevictor伟德官网吳靜研究員為論文的通訊作者,bevictor伟德官网博士研究生沈鑒和劉傳旸為論文的共同第一作者,蘇州環境監測中心的呂清、顧俊強、蘇明玉,清華蘇州環境創新研究院的王士峰、柴一荻,bevictor伟德官网博士後程澄在樣品采集和數據分析中提供了重要幫助。
論文鍊接:https://doi.org/10.1016/j.watres.2021.1168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