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高等教育學會生态文明教育研究分會(以下簡稱“分會”)于2018年由bevictor伟德官网牽頭并聯合其他高校共同發起成立,中國工程院院士、時任bevictor伟德官网院長賀克斌負責籌備工作,并擔任首屆理事長。秘書處設在bevictor伟德官网。bevictor伟德官网教授溫宗國任秘書長。分會自成立以來,始終按照中國高等教育學會提出的“聚焦教育教學、注重學術研究、圍繞咨政建言、加強内部建設”期望,以一流分會的要求落實和開展各方面工作。2020年,生态文明教育研究分會在理事會、各會員單位和廣大會員的共同努力下,各項工作順利開展,取得了一定成績。
(一)加強内部建設,完善管理機制
分會積極發展會員單位,擴大會員規模。分會會員發展充分考慮學科代表性、地域分布性,包括文、理、哲等不同學科,會員單位涵蓋中央部屬高校、省屬高校等不同類型,覆蓋全國2/3以上的省(自治區、直轄市)。通過編制研究機構名錄等方式,分會逐步厘清全國生态文明研究機構現狀,為進一步招募會員打下基礎。同時,充分利用學術年會,以網絡推送等形式多次開展宣傳活動,組織招募會員。
分會組織架構設置嚴格按照中國高等教育學會章程和分支機構管理規範,組織機構健全且運轉正常。在疫情期間,分會采用線上會議形式順利召開理事會,部署了分會各項工作。分會日常管理主要由秘書處執行,挂靠bevictor伟德官网,設有專職行政秘書崗位,由監事監督分會貫徹落實黨和國家有關方針政策情況以及各項工作執行情況。分會采用副秘書長負責制,由4位副秘書長牽頭,分别負責國内生态文明研究機構建設、生态文明科普與宣傳教育、生态文明通識教材和生态環境國際學生論壇等工作,定期落實,積極彙報,保證了分會各項常規工作的順利開展。
(二)利用自身優勢,做高水平學術
分會會員有近百家高校及研究機構,理事長、副理事長及會員代表中有5位院士,數十名高校校長、學院院長,多名國家級獎項獲得者,學術力量雄厚。在會員單位的支持下,分會召開了多次高端學術會議,編撰、出版了高水平學術著作。
1. 分會在上海、天津、鄭州等地召開了多次高水平學術研讨會或年會。其中,分會主辦、南開大學承辦“疫情時代下的生态文明建設與大學使命”,分會主辦、鄭州大學承辦“生态文明建設與區域創新發展”,邀請了多位院士、專家和政府領導,熱點議題吸引了衆多學者踴躍報名參會。會議采取線上同步直播的方式,與廣大網友共享生态文明建設理念,影響範圍廣泛。
生态文明教育研究分會理事長賀克斌院士作報告
生态文明教育研究分會秘書長溫宗國作報告
2. 分會與國家發改委合作,聯合中國環境出版集團組織編寫的《新時代生态文明建設》叢書即将出版。叢書獲得“國家出版基金”資助。叢書共10冊,三十餘家單位參與編寫,分别從生态文明總論、工業生态化、生态文明教育、生态文明體制改革及制度創新等多個角度,探讨了生态文明建設的理論内涵,分享了生态文明建設的成功實踐經驗。
分會發揮學科交叉優勢,聯合中文核心期刊《中國環境管理》,邀請會員單位共同組稿、出版《生态文明與美麗中國建設》專題文章,從“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論的轉化路徑、生态補償、生态科技成果轉化與産業發展、生态文明體制改革、生态文明示範區經驗總結等方面,探讨與生态文明建設有關的管理、政策和實踐等問題,展示學術研究成果。
(三)打造信譽品牌,保障持續發展
分會在2020年探索創建并持續打造三大品牌:
1. 全國“生态文明研究院院長論壇”品牌論壇:邀請全國各生态文明研究院負責人,深入讨論生态文明教育與研究的使命與任務,探讨新時代如何建設多學科交叉的生态文明教育研究。
2. “生态文明宣傳教育團隊”品牌:在分會指導下,由副秘書長張勇副教授牽頭,以上海市環境與生态高峰學科生态文明教育與環境科普創新團隊為依托,邀請滬上各高校、研究機構中從事生态環境保護、生态文明建設的100多名高校教師和相關專家,成立“上海市生态文明教育導師團”,開展生态文明教育咨詢、培訓、授課等服務工作,進一步推動全國各地開展生态文明教育科普活動。
3. “生态文明通識教育”品牌:分會依托華東師範大學,以“環境問題觀察研學周末營”形式,利用大學校園、世博會、遠大企業館、蘇州河、老港等場所設施,舉辦了21期活動,1000多名中小學生、250多名家長、200多人次本科生和研究生助教參加活動,打通大中小學教育,探索上海卓越城市生态環境特色研學實踐活動,擴大生态文明教育的社會影響力。
分會通過凝聚會員力量,創建品牌項目,從學術研究、宣傳生态文明等方面提高影響力,利用品牌效應,提高了工作質量,保障了品牌活動逐年有序進行。
(四)聚焦教育教學,推進學科建設
分會4位副秘書長牽頭,分别從國内外生态文明機構調研、生态文明通識教材編制、生态環境國際學生論壇開展、推動生态文明教育思政課程和青少年生态文明素養評價指标體系建設等方面推進生态文明教育研究工作。
分會理事長、秘書長受教育部委托,承擔《高等學校中長期(2021-2035)科技發展規劃戰略研究環境學科前沿項目》,十餘家會員單位的代表參加了研究,組織了多次線上研讨,提供了《教育部中長期環境學科前沿研究報告》建議報告,有力地支撐了平台建設、人才隊伍培養,推動了生态文明相關學科建設。
(五)圍繞咨政建言,服務重大決策
分會組織參與了《國家中長期科技發展規劃(2021-2035)綱要》環境領域的意見征集,形成5條重要意見建議,被科技部社發司采納。同時,分會組織會員單位承擔關于塑料污染治理、綠色生産與消費政策法規體系、“十四五”工業節能與綠色發展等中央決策與規劃、《北京市“十四五”資源高效利用規劃》,徐州、盤錦等地有關地方決策或規劃研究工作,服務生态文明管理與決策。
(六)服務社會發展,宣傳生态文明
分會參與了多次生态文明宣傳工作,如由生态環境部科技與财務司組織主辦、分會協辦的“我是生态環境講解員”總決賽,全面增強了講好中國生态環境保護故事的本領,不斷提高感染力、影響力,吸引更多公衆參與到生态環保事業中來。為應對疫情影響,分會組織會員單位參與“抗擊疫情助教助學”公益直播,觀看人數破萬。此外,副秘書長張勇牽頭編撰垃圾分類網紅教材《上海市生活垃圾分類知識讀本》(幼兒園版、小學版、中學版),累計發行16萬餘冊;在電台、電視台錄制了垃圾分類課程,被市教委指定為全市120萬中小學生暑假實踐内容;分會還組織開展垃圾分類科普宣傳講座,在西藏、新疆、雲南等全國支教活動中宣傳垃圾分類理念;撰寫科普原創文章30餘篇。分會通過一系列活動,緻力于擴大生态文明教育的社會影響力,被中央和地方媒體廣泛報道。
(七)立足自身特點,加強國際交流
分會聯合會員單位北京師範大學bevictor伟德官网2020年派出兩支本科生短期出訪團隊分别出訪日本和荷蘭,總計17人次。北京師範大學bevictor伟德官网本科生海外拓展訓練團參觀了日本金澤大學、東京大學城市工學學院、東京大學新領域創成研究院、金澤市垃圾處理場和東京都再生水回用中心。在荷蘭期間,學生與國際地理信息科學與地球觀測學院(ITC)的教師和留學生進行了交流,參加了自然資源管理專業部分研究生課程的學習。
分會在北京與其他單位聯合召開了第三屆國際學生環境生态論壇,吸引了來自bevictor伟德官网、南京大學等十餘家高校的國際學生通過騰訊會議進行線上研究成果的分享,涉及中國、巴基斯坦、厄瓜多爾、加納等多個國家的生态環境領域。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對生态文明建設作出了新部署,提出了新要求,分會将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緊密聯合107家會員單位,努力為構建生态文明教育研究新發展格局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供稿:中國高等教育學會生态文明教育研究分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