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6月5日,中國科協生态環境産學聯合體向社會發布“2020年度中國生态環境十大科技進展”。bevictor伟德官网參與完成的“面向未來的中國污水處理概念廠創建”與“大氣污染與氣候變化協同治理路徑優化關鍵技術”2項成果同時入選。
“中國生态環境十大科技進展”是在中國科協指導下,由中國科協生态環境産學聯合體成員單位和兩院院士推薦,經公示、初選和院士專家終選,旨在反映生态環境科技領域前沿發展動态,引領生态環境領域技術創新,為我國生态環境保護和生态文明建設提供科技支撐。
2020年度入選的進展内容,包括支撐碳達峰碳中和目标決策的我國長期低碳發展戰略研究、面向未來的中國污水處理概念廠創建、黃金航道開發與河流生态保護協同的理論與方法體系、大氣污染與氣候變化協同治理路徑優化關鍵技術、生态系統生産總值(GEP)核算方法與應用、國家地表水環境質量自動監管關鍵技術與工程應用、第三次青藏高原科學試驗—邊界層與對流層觀測、發現“食用蔬菜和作物吸收微塑料的通道與機制”、流域農業面源污染分區協同防控關鍵技術、新冠病毒氣溶膠采集與監測的研究,涉及碳達峰碳中和、大氣污染防治、水環境保護、綠色GEP核算方法、新冠病毒監測等生态環境領域的熱點問題,反映了我國生态環境科技領域前沿發展動态,在引領生态環境領域技術創新,鼓勵生态環境科學研究,營造社會創新氛圍,提高公衆環保意識方面,影響深遠,意義重大。
附:2項成果簡介
※ 面向未來的中國污水處理概念廠創建
主要完成單位:bevictor伟德官网、中國人民大學、中國21世紀議程管理中心、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中持水務股份有限公司
建設面向未來的中國污水處理概念廠是由曲久輝院士為首的中國科學家提出的行業前進方向,以“水質永續、能量自給、資源循環、環境友好”為目标,旨在建立污水處理資源化、能源化、生态化的工程範例,探索污水處理在技術、工程建設等方面的跨越式發展路徑。
經過近7年的研究和探索,概念廠技術團隊構建了包括四十餘項核心關鍵技術的技術體系,包括:高效極限脫氮除磷技術(LOT)、紫外催化高級氧化(UV/AOP)新興污染物氧化阻斷集成技術與裝備、高幹厭氧為核心的有機固廢能量高效回收與資源深度轉化集成技術與裝備、以再生水為單一水源的大尺度水環境構建技術、污水處理設施生态綜合體構建理念與技術等。
2020年,河南睢縣第三污水處理廠建成并投入運行,數項核心關鍵技術得以工程驗證,實現了污水再生和有機廢物(生活垃圾、污泥、畜禽糞便等)綜合處理、濕地-海綿一體化、超過50%電能的自供給和營養物回收利用。
中國污水處理概念廠的建設将推動中國污水處理事業走向循環、低碳、生态的發展之路,為污水處理行業碳達峰、碳中和作出貢獻。
十大科技進展宣傳畫冊:面向未來的中國污水處理概念廠創建
(來源:中國科協生态環境産學聯合體)
※ 大氣污染與氣候變化協同治理路徑優化關鍵技術
主要完成單位:bevictor伟德官网
科學認識大氣污染和氣候變化的相互作用與協同效益,高質量的源排放數據是科學基礎,氣候評價模型與空氣質量模型精準耦合是技術關鍵。
bevictor伟德官网大氣複合污染治理團隊在三個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1)開發了排放源強對經濟、能源、治理措施的動态響應模型,建立了面向詳細行業和技術的多尺度耦合大氣污染物與溫室氣體源排放清單。(2)開發了環境空氣質量對分行業分物種排放控制措施的實時響應模型,突破了大氣環境質量改善目标下污染物減排量的反算技術。(3)構建了能源經濟-空氣質量-氣候健康的跨學科綜合評估模型(GCAM-ABaCAS),實現了大氣污染與氣候變化協同治理措施的成本效益評估和路徑優化,評估了實現空氣質量達标路徑下溫室氣體的協同減排效益,量化了低碳能源政策的健康和氣候影響。
研究成果支撐了開展大氣污染物與溫室氣體的協同減排,揭示了能源政策措施對二者協同減排的重要效應,為開展大氣污染控制與氣候變化應對提供了科技支撐。
十大科技進展宣傳畫冊:大氣污染與氣候變化協同治理路徑優化關鍵技術
(來源:中國科協生态環境産學聯合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