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天,各地高考成績陸續公布,接下來就是志願填報的關鍵時刻。
同時,畢業生們正面臨就業大考,他們背起行囊,準備奔赴下一段人生旅程。
哪個專業好就業、哪些行業未來發展好……面對這些問題,很多學生有些迷茫。
為此,記者就相關話題采訪了bevictor伟德官网黨委副書記席勁瑛和河北環境工程學院學生處副處長李忠君。
環境專業熱度高、就業對口率高
無論是報志願,還是找工作,專業的考量尤為重要,它很大程度上決定了未來的職業和發展方向。
那麼,環境類專業“熱”嗎?這自然需要參考社會發展趨勢和就業情況。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像保護眼睛一樣保護生态環境,像對待生命一樣對待生态環境”“環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麗,藍天也是幸福”……這些耳熟能詳的話語,恰恰反映了我國對生态環境保護的重視程度。
今年4月,教育部印發《加強碳達峰碳中和高等教育人才培養體系建設工作方案》,在重點任務中提到加快緊缺人才培養,包括加快儲能和氫能相關學科專業建設,加快碳捕集、利用與封存相關人才培養,加快碳金融和碳交易教學資源建設。
由此可見,未來這些領域前景廣闊。
以數據作借鑒。
“就業對口率超過80%”,席勁瑛表示,大多數畢業生選擇了與專業相關的單位和崗位。
這個數字也同樣出現在李忠君介紹總體情況時的表述中。
就業對口率如此之高,一方面印證了随着生态文明建設的持續推進,國家對環境專業人才的需求不斷增加;另一方面,也如河北環境工程學院的曹小帥(化名)所說,在專業領域可以更好地發揮自己所學。
此外,也離不開高校在助推高質量就業方面的各項舉措。
除了加強學生的思政教育、強調實踐,席勁瑛表示,還注重發揮朋輩引領作用,将就業工作與校友工作相結合,積極推動實施校友導師計劃。李忠君表示,“我校将學科導向轉向需求導向,推進‘課程與學程’教學改革,打造人才鍊與需求鍊、産業鍊、創新鍊的緊密連接,把專業建在産業鍊上。”
人才需求量大,機會多
緊貼需求,環境類專業畢業生都去了哪些行業?
“環境、市政、能源行業企業技術和管理崗位是主要去向。此外,高校科研院所研究崗位、中央和地方政府機關管理崗位等,同樣是擇業的方向。”席勁瑛說。
鑒于環境學科本身具有交叉屬性,“雙碳”目标的提出,催生了很多新業态、新職業,例如,去年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會同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國家統計局向社會正式發布了18個新職業,而與此相契合的便是“碳排放管理員”。這些崗位對環境專業人才需求量大,在就業情況中也有所體現。
李忠君表示,就業崗位從原來專門從事環境保護治理等技術人員,逐步向環保行業中綜合性技術服務與管理崗位發生變化,主要分布于水利、環境和公共設施管理業等行業。
“我院畢業生約20%在非傳統環境專業崗位上,包括金融行業、IT行業、教育行業和國際組織等,從事與環境保護、可持續發展、氣候變化等相關的工作。”席勁瑛介紹道。
面對這麼多領域,選擇隻是完成了其中一步。
河北環境工程學院的李環(化名)為更好滿足工作需求,還參與過環保管家、碳排放管理等相關培訓考試。
為此,他也提醒各位學弟學妹,在找到了自己适合又感興趣的領域後,持續學習進步也是很重要的。
前段時間,騰訊課堂發布了《2022大學生在線職業技能學習需求和就業趨勢大數據報告》。數據報告顯示,2022年全國參與在線技能學習的17—22歲學生近千萬,其中準大學生、大學生超過500萬,與2021年基本持平,但人均學習深度、熱情更高。從學習時長看,2022年全國學生在線學習技能的人均學習時長同比增長20%。在線學習技能的大學生中,崗位職業技能學習者的比例連續三年持續提升。
優化人才培養,增強可持續發展活力
順利就業并不意味着“躺平”。觀念意識、職業技能等都需要随着社會的發展不斷更新,從而更好地提高崗位适應性。
所以,除了以上的自學模式,企業的人才培養也成為了專業水平提高的重要路徑。這就需要企業有着良性的、完善的員工培養計劃。
《加強碳達峰碳中和高等教育人才培養體系建設工作方案》的重點任務中提到,深化産教融合協同育人,包括鼓勵校企合作聯合培養;打造國家産教融合創新平台;支持組建碳達峰碳中和産教融合發展聯盟。
面對豐富多樣的學習需求,這道題,企業該怎麼答?
就在6月23日下午,中國環境保護産業協會在北京市和長沙市等地同步舉辦“送技術、送人才、穩經濟、穩就業”主題會員日活動。
記者從中了解到,航天宏圖信息技術股份有限公司與多所高校聯合培養,在對應屆生培訓時,公司高管親自授課,制定專門的培訓計劃,并建立企業大學,使員工得到更好的指導;航天凱天環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緻力于人才梯隊培養,覆蓋從基層員工到高層的職業生涯全過程。
伴随“雙碳”目标的提出,各種新崗位、新工種、新業态不斷湧現,環境專業畢業生将擁有廣闊的就業空間和發展前景,環境保護大有可為。
今天的你,已經告别母校,看到這兒,你是否想報考環境類專業呢?有擇業需求的同學們,是否準備好在職業生涯中不斷精進、作出一番成就了呢?
來源 | 中國環境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