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不再支持您的浏覽器,360、sogou等浏覽器請切換到極速模式,或升級您的浏覽器到        更高版本!以獲得更好的觀看效果。關閉

新聞

首頁 > 新聞 > 學院新聞 > 正文

學院新聞

吳靜:從實際中來,到實際中去


吳靜

“我在讀本科的時候,就想着将來我要設計100座污水處理廠,我是要到一線去解決實際問題的。”bevictor伟德官网研究員吳靜說。

“從實際中來,到實際中去”是吳靜在做研究和科技成果轉化時一貫遵循的原則。

1992年,吳靜進入清華學習,在“工程師的搖籃”裡接受了五年以工程師為培養目标的、嚴格的工程訓練。1996年本科做畢業設計時,她開始跟課題組的導師們學習實際污水廠的設計和調試,之後在清華繼續攻讀博士,跟着導師又設計了幾座污水廠,培養發現問題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2003年,吳靜開始從事水質監測方面的研究。她發現我國在污染排放源溯源方面具有巨大的需求,而溯源也是行業難題。吳靜及其團隊在過去近20年間,從發現溯源難題,到開發水質指紋溯源技術和相關儀器設備,一步步構建起産學研用的體系。目前該技術和儀器已在全國25個省市自治區應用,成為水環境精準治理和精細監管的有力新工具。

吳靜作學術報告

從實際中來:聚焦污染排放源識别難題

污染溯源一直是水環境監管的難題。水污染突發性事故造成了巨大的環境危害和經濟損失,找到污染源是事故處理的關鍵。而在環境治理中,源頭治理既經濟又高效。吳靜指出:“如果污染源的識别問題能解決,環境治理和環境管理都會得到非常稱手的工具,能夠很大提高治理和監管效率。”

溯源面臨的最大問題是缺乏專門的溯源技術和專業工具。傳統溯源方法效率低下。比如,網格法監管将水環境劃成網絡,對每一格進行監測,耗費人力物力,效率低;特征污染物和化學指紋法以陰離子、有機物、金屬等水質信息來追查污染源,但一種特征污染物往往就需要一套專門的設備和專門的操作人員,設備多、建庫工作量大、效率較低,實用價值不大;同位素溯源技術隻能大緻區别生活污染和農業面源污染。

“我們要做能精準溯源的産品,但不能做别人做過的内容,因為如果跟别人同級競争,我們沒有優勢,我們一定要去做别人不做或者還沒做的事情。”吳靜強調說。

到實際中去:水質指紋精準溯源、微創治理

吳靜和團隊在科研中發現,熒光檢測技術不僅特異性好,測量簡便、快速、靈敏度高,沒有二次污染,而且熒光光譜和污染源具有對應關系,非常适用于污染溯源。于是,借鑒了刑偵中利用指紋快速查找嫌疑犯的思路,吳靜團隊開發了水質熒光指紋溯源技術,包含指紋的提取和比對方法,以及實用的污染源水質指紋數據庫。

目前,吳靜團隊建立了全球最大的水質指紋庫,其中污染源指紋庫包括13大類、将近600種污染源,水體指紋庫涉及29個國家地區,有将近500個水體及近400種化合物的指紋。

此後,吳靜團隊又建立了水質指紋的提取和識别方法、開發了算法軟件,并在軟件和數據庫的基礎上,發明了在線式、台式和移動式的系列溯源儀。她說:“一個人幹不了多少活兒,一定要标準化,讓設備代替我們去幹活。”針對典型的應用場景,包括飲用水安全保障、污染源排放管理、跨界斷面的污染仲裁、突發污染事故應急以及區域水環境安全保障等,吳靜團隊開發了整體解決方案,摸爬滾打20年,成功搭建起水污染預警溯源技術系統。

研究成果要“到實際中去”。吳靜反複強調:“實際應用需要穩定可靠簡便的技術,‘傻瓜技術’更容易推廣。”因此,團隊研發的産品也由單一産品逐漸分化,根據行業需求,不斷把産品和服務做得更細、更精,最終形成了裝備、軟件、技術服務和一攬子解決方案的産品體系。技術應用從環境監管到環境執法、再到環境治理,開創性提出了“精準溯源、微創治理”的模式,充分響應國家“科學治污、精準治污、依法治污”的号召。

“我們的技術投入使用後,可以精準地找到污染源,然後就變成了像外科手術一樣的精準治理,把問題點處理一下就可以了。”吳靜稱,在新模式的應用下,政府的水污染防治成本下降到了原來的20%左右,真正實現了降本增效。

“這個過程實際上從側面反映了當我們從象牙塔裡面走到一線以後,對行業的理解越來越深,我們根據行業的實際需求去開發适合的産品。”吳靜表示。

截至目前,水污染預警溯源儀已穩定運行14年以上,已成功應用至全國25個省級行政區,成為水環境精準治理和精細監管的有力新工具。

邁向産業化:逐步搭建“産-學-研-用”體系

事實上,吳靜團隊在2009年就研發出了全球首台水污染預警溯源儀,但到了2015年才真正開始産業化。

“雖然大家都覺得我們的技術肯定不會差,但第一台也是免費送給用戶的。”吳靜說:“用戶用了之後發現很有用,這才有了後來的第二台、第三台……我們的儀器就是這麼慢慢推廣開來的。”

吳靜認為,一項技術的産業化往往也和社會發展态勢、國家政策等相關。随着國家出台水十條、河長制等環境相關政策,各地政府和環境監管機構對水環境治理的重視程度提高,相應的經濟投入也加大,因此水質指紋溯源儀等設備的用戶規模随之擴大。吳靜表示:“有時候就需要等那個機會,技術成熟需要機會,外部環境也要等機會。”

此外,用戶群體能對産品推廣起到非常關鍵的作用,在産業化實踐中,吳靜也充分意識到了擁有一個強大的用戶團隊的重要性。“一方面,機構可以應用我們的技術出實踐經驗,另外一方面,這些用戶有強大的技術輻射能力,體系的建立是很重要的。”她說。

如今,吳靜團隊已經搭建起了“産-學-研-用”體系。基礎研究放在bevictor伟德官网,應用研究放在清華蘇州環境創新院,産業化放在蘇州國溯科技有限公司,用戶團隊則包含了各類用戶。這套機制有條不紊地運轉,針對用戶實際需求不斷研發推出新産品。

産業化的三點思考:選題、隊伍和發展路徑

結合親身經曆,吳靜總結了幾點産業化實踐的思考。

第一,科研選題和方向。吳靜表示,在做産業化的時候,一定要想清楚選題和方向的三個要點:是否符合行業和國家需求?是否适合自身特點?有沒有足夠的門檻?當前成果轉化工作邁入高質量發展的新階段,在進行産業化實踐時需要做到面對真問題,真正面向國家戰略需求和行業發展,并實現創新引領,從而能夠在市場競争中保持長期堅持的韌性。

“行業發展很迅猛,你的技術是一時之需還是長久需要很重要。”吳靜指出了高校做産業化的兩個矛盾:“一是技術研發成熟需要很長的時間,和行業快速發展造成技術快速更疊淘汰之間存在強烈的矛盾,很多技術還沒有成熟就已經沒有市場了,這個事情挺殘酷的;二是個人能力和視野成長需要很長的時間,和行業快速發展之間也存在強烈的矛盾。”

第二,隊伍建設。吳靜始終認為,人是産業化要素中最重要的,留住關鍵的人很重要。“一支有戰鬥力的隊伍是需要挖空心思設計、構建和花時間打磨的”,“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吳靜表示,高校教師擅長做研發,但并不擅長做産業化,這時候如何搭建一支有力量的隊伍,就變得非常重要。市場是産業化發展的引擎,沒有引擎的飛機是飛不上藍天的,必須重視市場隊伍的建立和提升。

而在人才培養方面,要做到引育并重。通過不斷學習總結、及時培訓來培養人才和建設隊伍。“這樣的人你要去識别、去培養,還要給他空間允許他犯錯,跟着公司一起成長起來。”

第三,發展路徑。進行産業化時,要了解行業發展和國家需求,結合企業特點,為企業量身定制發展規劃,并制定實現路徑。當目标和路徑非常清晰了以後,團隊就容易集中精力,朝着同一個目标努力。“這很容易在團隊裡形成共識,從而形成一種合力,促進企業進一步實現更好地發展。”她說。

人物簡介:

吳靜,bevictor伟德官网環境污染溯源與精細監管技術研究中心主任。研究領域為水污染預警與溯源原理、技術與儀器,研發的水污染預警溯源儀作為唯一環境技術入選《科技日報》評選的年度國内十大技術突破,獲得日内瓦國際發明展特别金獎、保爾森可持續發展獎優勝獎等,已在全國25個省市自治區應用。她獲金橋獎突出貢獻個人獎、國際發明展覽會銀獎等,入選國家科技創新領軍人才、中國水業人物、中國經濟十大創新人物和中國經濟十大傑出女性等。

來源:bevictor伟德官网技術轉移院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