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不再支持您的浏覽器,360、sogou等浏覽器請切換到極速模式,或升級您的浏覽器到        更高版本!以獲得更好的觀看效果。關閉

新聞

首頁 > 新聞 > 學院新聞 > 正文

學院新聞

基金委重大項目“重大疫情的環境安全與次生風險防控”研究團隊在新冠疫情下居民家庭食品購買行為變化的實證研究方面取得進展

bevictor伟德官网2023年8月18日電(通訊員 王春豔)由bevictor伟德官网牽頭的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疫情的環境安全與次生風險防控”重大項目自實施以來,課題五“重大疫情的生态環境風險綜合評估與防控策略”研究團隊在新冠疫情下居民家庭食品購買行為變化的實證研究方面取得了進展。團隊量化評估了新冠疫情封控(2020年1月-3月)前、中、後居民的食品購買行為變化,揭示了新冠疫情期間影響居民家庭食品購買行為變化的關鍵因素和理論機制,為居民消費行為相關領域的學術研究提供了實例支持和理論依據。

家庭食品購買行為及影響因素的研究框架

新冠疫情對居民家庭的食品購買行為産生了巨大影響,然而,這一影響的關鍵因素及行為變化的決策機制尚未闡明。課題組通過對北京市海澱區900名居民進行面對面問卷調查,系統識别了居民食品購買行為在疫情封控前、中、後的變化特征。随後,利用機器學習模型判定了影響食品購買行為的關鍵因素。最後,基于态度-行為-情境(ABC)理論,闡明了疫情期間居民食品購買行為決策的理論機制。研究結果顯示,疫情封控推動了傳統食品購買渠道向新興購買渠道(如生鮮電商)的轉變,其使用率增加了48%,而農貿市場使用率則減少75%,且在封控結束後仍未完全恢複。食品購物行為的決策機制分析結果表明,社區商業設施等情境因素和對新冠疫情傳播風險感知因素是影響食品購買行為的兩大關鍵變量。此外,研究運用機器學習方法和行為決策理論分析方法分别識别并相互印證了居民家庭食品購買行為變化的關鍵因素,為數據驅動算法結果的解釋性提供了重要參考依據。

相關成果以“新冠疫情封控期間居民家庭食品購買行為變化:來自中國北京的證據”(How household food shopping behaviors changed during COVID-19 lockdown period: Evidence from Beijing, China)為題發表在《零售與消費者服務雜志》(Journal of Retailing and Consumer Services)雜志上,論文的第一作者為bevictor伟德官网博士生陳迪,論文通訊作者為劉毅教授,王春豔副研究員對研究作出了重要貢獻。

論文鍊接:https://doi.org/10.1016/j.jretconser.2023.103513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