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2015-08-10 光明網-《光明日報》
這幾天,因為一次“領獎”,79歲的錢易興奮不已。
剛剛過去的7月,以“導師代表”的身份,中國工程院院士、bevictor伟德官网環境工程系教授錢易,站在bevictor伟德官网2015屆赴西部、基層、重點單位工作畢業生表彰、出征儀式上。面對毅然投身欠發達地區基層工作的博士生謝淘,面對更多學子,這位将一生獻給中國環保教育的老教師殷切囑托:“站在人生新起點,更要勇于面對未來挑戰。”
錢易:最大幸福是後生可“慰”
(錢易:bevictor伟德官网教授,中國工程院院士,著名環境工程專家。從教56年,培養了幾代環境科學界學術骨幹,一生緻力于研究開發适合中國國情的高效、低耗廢水處理新技術,為解決中國水污染問題、發展循環經濟,推進社會可持續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
從教56載,盡管登上過無數次領獎台,但她最欣喜的,始終是每個學生的成長。“和學生相處,總能看到新的希望,感受到新的力量。”8月2日,清華園青藤掩映的靜谧一角,銀發滿鬓的錢易一身素衣,提起學生、講台,眸子裡閃爍着靈動的光,“人們都說‘好為人師’是貶義詞,但我更願意把這當成一種享受。沒有什麼比跟學生在一起更快樂。”
相比人們熟知的江蘇錢家“一門六院士”,她更願提及的是自家“半門皆教師”。
“我有三個哥哥一個妹妹,加上配偶,一共10人,九個半是老師,下一代裡又有6個當老師。”錢易是國學大師錢穆的長女,生長在教師世家,“我媽媽是小學教師,我從小就旁聽她上課、給鄰居孩子補習。印象最深的是抗美援朝時期,有一些士兵駐紮在我家旁邊,母親替他們補習文化知識,那些士兵既叫她‘老師’,又叫她‘媽媽’。我當時就覺得,當老師太幸福了。”
正是這份從小深植的教師情懷,讓錢易在講台上一站就是一輩子。
她是我國著名的環境工程專家,1994年就成為當時清華唯一的女工程院院士。她是躬耕講台數十載的教育家,兩度獲得清華最受學生歡迎教師獎——“良師益友”獎。從1957年任教以來,聽過她課的學生數不勝數,很多已成長為環境工程領域的中流砥柱。她是倡導建設“綠色大學”第一人,從1998年起開設的《環境保護與可持續發展》課程被評為國家級精品課程,因為選課學生太多而從一年一次改為一年兩次。她還活躍在各種學術會議和咨詢會議、幹部培訓班上,呼籲政府及公衆關注循環經濟、生态文明建設、可持續發展。甚至,已屆耄耋之年的她不僅未離開教學一線,還把講台搬到了更大的地方——除了面向清華所有本科生的公共選修課《環境保護與可持續發展》外,還有新生研讨課《環境與發展》,每學期8次,每次兩個小時,持之以恒為環保教育發聲。
親和、活力、謙遜,眼裡始終含着笑意,這是幾代清華人共同的“錢易印象”。“不管有多忙,錢老師的日程表上永遠把學生排在第一位。”早年受教于“錢門”的杜鵬飛如今已是清華bevictor伟德官网教授。每當看到那些“想邀請錢老師卻又有點怕被拒絕”的學生,他總是鼓勵他們大膽去找,“錢老師從不拒絕學生。學生要組織學術交流會,除非出差,她都會趕來,像學生聽課一樣認真聽取大家發言,之後再一起讨論。各種學生主辦的系列講座、系列報告中,也常能見到她的身影。”
“剛開始覺得錢老師是院士,有光環,也有距離感。可當她一站上講台,溫柔的聲音傳來,隔閡瞬間就沒有了。那種循循善誘、深入淺出的講述,簡直是一種享受。”bevictor伟德官网2012級本科生蓋聰說,在她眼裡,錢易已經成為清華課堂的“一面旗幟”,“沒課的時候,錢老師也總會來聽别的老師的課。有時自己想走下神,可看到坐在第一排的錢老師認真的樣子,就片刻都不敢放松。”
學生的需求就是教師的方向——如今,這種氣質也在言傳身教中感染着錢易身邊的同事和弟子。
“錢老師說‘教學工作對學生的培養至關重要’,她總是提醒我們,‘好好教書就是教師的天職’。”曾獲“寶鋼優秀教師特等獎”的清華教授黃霞如此感慨。
可一涉及學術,永遠笑眯眯的錢易就出了名的嚴格。每次會議發言和學術報告她都親自拟稿,從不讓别人代勞;雖然由于年事已高和事務繁忙,指導博士生不可能事必躬親,但是對于博士生的畢業論文,她都會認真提建議和修改,不放過每一個标點符号。
清華bevictor伟德官网教授陳呂軍是最早受教于錢易的博士之一。直到今天,他仍愛跟師弟師妹們提起“改論文”的故事。那是電腦尚未普及的20世紀90年代,每次他交給錢易的厚厚一沓手寫博士論文初稿,幾天後返回,總會被紅筆改得密密麻麻——從專業問題到語法使用,甚至到标點符号。陳呂軍幹脆再手寫一稿,如此反複,直至第三稿才通過。
“當老師最重要的不是傳授知識,而是教給學生做人的道理:要做一個有擔當、有責任的人。”無論時代怎麼變遷,錢易始終認為,好老師的标準恒定不變:正直為人、勤奮治學、多作貢獻。如今的她,把滿腔的熱情都投入到了為綠色中國建設的鼓與呼上。在錢易心底,最大的希望有三:一是綠水青山,二是學生成才,三是自己培育的學生都能真正成為生态文明建設的引領者和擔當者。
“我還想改個成語。中國老說‘後生可畏’,但這是‘畏懼’的‘畏’,總有些害怕學生超過的意味。可作為一名老師,我體會到的是‘後生可慰’,‘欣慰’的‘慰’。看到學生們取得了驕人的成績,一個一個超越了我,就是我最大的幸福。”錢易說。
(光明日報記者 鄧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