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不再支持您的浏覽器,360、sogou等浏覽器請切換到極速模式,或升級您的浏覽器到        更高版本!以獲得更好的觀看效果。關閉

新聞

首頁 > 新聞 > 環境故事 > 正文

環境故事

郝吉明:奮戰在環境治理一線

“壓力和挑戰都不在我的考慮範圍内,唯一指引我前行的就是國家發展的需要。”中國工程院院士、bevictor伟德官网教授郝吉明這樣說,也是這樣做的。

幾十年來,服務國家發展的需要,一直是他教學與科學研究的目标。從治理PM2.5和臭氧污染到應對氣候變化,從防控新冠病毒環境風險的現實需求到實現美麗中國的長期目标,年逾古稀的郝吉明仍奮戰在環境治理的一線。

打赢藍天保衛戰,是使命也是責任

“建設小康社會,離不開美好的環境。”帶着這樣的初衷,郝吉明緊密結合國家需求,切實解決了一個又一個大氣環境問題。

20世紀80年代,嚴重的酸性降雨造成了巨大的經濟損失。為此,郝吉明帶領團隊先後開展了華南和東部地區酸沉降控制規劃與對策研究,為制定适合我國國情的控制對策和戰略提供了科學依據。随着我國汽車制造業的起步,他又适時提出了建立城市機動車污染控制規劃方法,推動了我國機動車污染防治進程。

一路馬不停蹄,接連攻堅克難,還來不及稍作休整,更為艱巨的挑戰和任務又擺在了郝吉明的面前。

2013年初,霧霾天氣在我國頻繁出現,空氣質量問題引起全社會高度關注。當年9月,國務院出台了《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涉及燃煤、工業、機動車、重污染預警等。解決大氣污染問題迫在眉睫。

郝吉明和團隊承擔起了京津冀及周邊“2+26”城市中9個城市的一市一策跟蹤研究,并推動具體控制措施落實到每一個企業。打赢藍天保衛戰,對他們來說,是使命也是責任。

“從污染源直接排放的顆粒物通常稱為一次顆粒物。目前我們城市中的PM2.5,主要來自煤、油燃燒後排放氣體中的二氧化硫、氮氧化合物以及人們在機動車使用、油品加工與溶劑使用過程中産生的揮發性有機物。”郝吉明說,“這些物質在空氣中發生物理、化學反應,形成二次顆粒物。一次顆粒物的控制進展比較快,技術相對比較成熟,但對二次顆粒物控制起來還比較困難。要想全面改善大氣質量,必須協同控制以PM2.5和臭氧為關鍵污染物的大氣複合污染,持續減少氮氧化物、揮發性有機物、二氧化硫和一次顆粒物的排放量。”

讓郝吉明感到高興的是,這些年在國家的大力支持下,衆多環境工作者一起努力,大氣質量已經有了顯著的改善和提高。但他也深知,這條攻堅之路仍任重道遠。

“如今,我雖然已到古稀的年齡,但在盡可能的情況下,還是要為打赢藍天保衛戰貢獻力量,因為這是我的專業,這也是我的責任,應當有這個擔當。”郝吉明說。

隻要是對的事情,就一定要努力地去做

“做科研從來都不會是一帆風順,經常會遇到各種挫折,但隻要是對的事情,我就一定要努力地去做。”在環境污染研究領域拼搏近50年,郝吉明在業内是出了名的“抗壓”和“倔強”。

對此,他也很坦誠:“我這個人有時候是挺‘擰’的。有些事情你就是要表達出自己想說的,如果都不敢講不敢幹,好的理念就沒法去貫徹。”

20世紀90年代,我國的汽車制造業剛開始起步。郝吉明敏銳地意識到,在未來機動車保有量勢必增多的情況下,如果不對排放加以限制,我國空氣質量将難以持續好轉。于是,他帶領團隊對北京市機動車污染狀況進行了研究。1998年,主管部門依據郝吉明團隊的研究成果,制定了機動車尾氣排放标準。

然而,當時正值汽車制造行業的起步階段,實施新标準面臨很多阻力。有人質疑:“郝老師,你們這個标準會不會阻礙中國汽車産業的發展?”他斬釘截鐵地回答:“我們這個标準是能促進中國汽車産業和國際快速接軌的可持續發展,沒有一個國家願意讓冒着黑煙的汽車滿街跑!”

面對一些質疑,郝吉明堅持自己的判斷,并争取到了相關部門的支持。最終,這一标準在北京率先實施,後來成為國一标準在全國推行,極大地提高了新車準入門檻。

2003年修改排放标準時,也有一些不同的聲音。在一次讨論時,有人反問郝吉明:“您總說要走新型工業化道路,那電力行業要怎樣才算走新型工業化道路?”郝吉明從容應答:“你要問我就說,電力行業一要立足國家對電的需要實現大力發展,二要提高發電用煤的效率,三要減少單位發電的污染物。做到這三點就算做到了新型工業化道路。”

“其實這些事情是對生産和生活方式的改變和提高,是最終能夠造福于民的。”郝吉明說,“就拿我自己來說,早年我們家也是燒煤爐子,後來改用煤氣罐,使用起來覺得不僅更清潔而且更方便。現在不管是農村還是城市,越來越多的人能夠享受到清潔能源的便利。這些事值得去做。”

要選擇既體現學術價值又體現國家社會需求的研究課題

科研工作之外,教學是郝吉明另一項鐘愛的事業。

從1986年在bevictor伟德官网任教起,他一直站在三尺講台上,年複一年給學生傳道、授業、解惑。如今,盡管已年過七旬,郝吉明仍然一站就是兩節課。他說:“這是對學生的尊重,更是對教師職業和教育事業的尊重。”

在學校,郝吉明為本科生開設的“大氣污染控制工程”課程,學生評價始終名列前茅。

“郝老師總是把基礎知識和科技前沿結合,同時又穿插一點自己的小故事,寓教于樂,為同學們打開了大氣污染控制領域的大門,并引導大家擴展國際視野。”有學生說,“郝老師讓我增加了對學科的親近感和好奇心,更加感受到了他的用心和付出。”

郝吉明不斷将環境領域的前沿理念和研究熱點寫入教材,以期給予學生更大的啟發。他主編的《大氣污染控制工程》被評為國家級優秀教材,也是我國應用很廣的環境類教材。

在郝吉明堆滿書稿的辦公室裡,牆上張貼的“甯靜緻遠”幾個字表明了他的心境。他常常說:“希望我的學生要有愛國之心,這是新時代青年實現自我價值的基本前提。”

數十年辛勤耕耘教育,郝吉明培養了一批又一批學子。對于年輕的科研工作者和學生,他寄予厚望:“要選擇既體現學術價值又體現國家社會需求的研究課題。環境保護工作,有時效果雖不像蓋樓那麼顯而易見,但它是功在當代、惠及長遠的事,需要我們持之以恒做下去。”

來源:人民日報 3-15 吳月輝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