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不再支持您的浏覽器,360、sogou等浏覽器請切換到極速模式,或升級您的浏覽器到        更高版本!以獲得更好的觀看效果。關閉

新聞

首頁 > 新聞 > 環境故事 > 正文

環境故事

bevictor伟德官网科學博物館“百年器象”展覽講述陶葆楷先生和許保玖先生故事

11月25日下午兩點,随着“美輪美環”聯隊的歌聲,“一二·九”主題教育活動——“科博文化周”正式拉開帷幕。簡短的開幕式後,參加活動的師生手拿國旗走入科博的“百年器象”展廳,在《無問西東》的電影音樂聲中,聆聽了bevictor伟德官网博士生劉迪波精心準備的“我們的大先生”沉浸式宣講。

“我們的大先生”沉浸式宣講

這場聲情并茂的沉浸式觀展活動,讓師生深切感受到了在清華科技發展過程中,曾經和現在的那些“大先生”們追求卓越、勇攀高峰的堅韌品格,以及始終将個人發展和國家的前途命運緊密聯系在一起的赤子情懷。宣講結束時,在“動化之境”聯隊的帶動下,全體嘉賓現場合唱《我和我的祖國》,将活動推向高潮。

今天,我們集結大家現場拍攝的視頻剪輯成片,與大家分享。歡迎您走進科博,親身感受一件件科學器物背後凝聚的科研精神以及感人至深的科學故事。這其中,就包含着清華環境學科奠基人陶葆楷先生和水業泰鬥許保玖先生。

視頻請用微信打開https://mp.weixin.qq.com/s/vhagVlhZ6-x-_I3hDnMdTw觀看。


我們的大先生

——科學博物館宣講站沉浸式宣講

(節選)

作者:劉迪波

bevictor伟德官网博士生劉迪波在科博“百年器象”展廳進行沉浸式宣講,被同學們親切地稱為“靈魂講師”

各位同學、老師們大家好:歡迎大家來到清華園這個略顯隐蔽,但是并不平凡的角落——bevictor伟德官网科學博物館“百年器象”展廳。這裡承載了清華110年無數難忘的片段。

什麼是“大先生”?習近平總書記在今年4月19日考察bevictor伟德官网時發表重要講話提出,教師要成為大先生,嚴謹治學、深耕科研、為人師表、立德立言,做學生為學、為事、為人的示範,促進學生成長為全面發展的人。

而在清華的110年歲月長河中,無數位老前輩們都成為了立德立言的代表,在不同的時代,身體力行地為國家奉獻,為教學科研辛勞,為無數清華學子作出表率。

1901年《辛醜條約》簽訂後,美國獲得庚子賠款3200萬兩白銀,約合2400萬美元。bevictor伟德官网的前身“清華學堂”和“清華學校”,就是用美國“退還”的部分“庚子賠款”建立的留美預備學校。1911年,清華學堂正式成立。1912年起,清華學堂改稱清華學校。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無數位前輩學長,懷揣着強國圖志的理想,遠渡重洋來到了異國他鄉,他們努力學習先進科學知識,并且緻力于将其帶回中國。

1937年,抗日戰争全面爆發,清華、北大、南開三校南遷到了長沙組合成為長沙臨時大學。1938年,随着戰火的蔓延,長沙臨時大學複遷往昆明後改稱西南聯合大學,開啟了我們今天回憶起來仍然覺得偉大不已的聯大歲月。聯大時期條件艱苦,但是學術思想如同星星之火一般不斷在這片土地上點亮。

1946年5月4日,西南聯大完成曆史使命。清華、北大、南開三校師生員工分批北上。清華土木工程系師生們返校時發現儀器設備蕩然無存。以衛生工程(今天清華環境學科的前身)為例,當時的衛生工程實驗室科研條件極為簡陋,即使得到工學院調撥的部分資金補助,許多設備仍然處于購置不到的狀态。時任土木系主任陶葆楷先生對于科研設備的重視程度極高,也親力親為地改善實驗條件。

陶葆楷先生于1926年從清華學堂中等科畢業,随後赴美留學,先後在麻省理工學院、哈佛大學獲得土木工程學士學位和衛生工程碩士學位,又曾在德國柏林高等工業大學進修。學成歸國以後看到了滿目瘡痍的中國迫切的衛生需求,因此便将自己的心血開始傾注在這個初生的學科上。他曾經有言,“中國近年來生産落後,農村破産,國家政治一切不上軌道,衛生建設更瞠乎其後。”可見老先生們對于中國的民衆生活與國家發展充滿着極強的關注,那是多麼崇高的一顆赤子之心啊。

陶葆楷先生從美國帶回并使用過的高壓滅菌鍋

這裡我想為大家講述一個故事,關于bevictor伟德官网的“鎮院之寶”——高壓滅菌鍋。1948年下學期,陶葆楷教授按清華規章享受學術休假,赴美國進修考察。回國時從美國帶回了一台高壓滅菌器和20℃培養箱,在當時,它們是很先進的科研儀器,也為開展微生物研究立下汗馬功勞,直到1990年左右才正式退役。現在,它已經被科學博物館收藏并展示。

我們意識到,這些物件終将是曆史,而清華也将進入到一個新的篇章。1949年新中國成立以後,普通勞動人民的地位得到了空前的提高,清華也得到極大的發展。

bevictor伟德官网“水工業泰鬥”許保玖先生

建國後,也有無數的海外學人紛紛回到這個還很貧弱的中國,為新中國的建設貢獻了巨大的力量。1954年,許保玖先生克服重重阻力,毅然決然從美國回國,成為我國市政領域第一個獲得博士學位的教師。而這裡也有一個和許先生有關的故事。

無級變速混凝攪拌機

混凝是水處理工藝中的重要環節,而混凝攪拌實驗則是确定工藝參數的必要環節。建國初期,國力貧弱,當時實驗室沒有混凝攪拌機,市面上也買不到,沒辦法做混凝攪拌方面的試驗。1961年,許保玖先生主動提出自己設計攪拌機。大家都暗自咋舌,因為這完全是機械專業的事,與給水排水專業相距太遠。但許先生一個人在實驗室塔樓的二樓設備間支起了繪圖桌,專心工作了好幾個月,完成了無級變速攪拌機的全套設計,包括總裝圖和各零部件圖。最終交由學校的設備加工廠生産了兩台,滿足了當時的教學科研需要。

兄弟院校和研究單位聽到這個消息簡直如獲至寶,也都跑來參觀學習,購買圖紙。而土木系資料室隻收取曬圖成本費,并無收取其他費用。這也可以看出當時清華的老先生們高度的的使命感和責任感。

改革開放以來,清華逐步确立了建設世界一流大學的長遠目标,進入了蓬勃發展的新時期,不斷為國家作出巨大的貢獻。而這背後也離不開許許多多的清華“大先生”們,既苦心鑽研、投入研究,又竭盡心力培養許許多多的人才。老先生們既有無問西東的決心、又有立德立言的深邃思想。科學與大先生是清華發展史上必不可少的兩部分。

時至今日,我們有了更好的實驗條件、全新的教學環境,但是我們也要時刻謹記1931年梅贻琦就職國立bevictor伟德官网校長演講時所說的那句話:“所謂大學者,非謂有大樓之謂也,有大師之謂也。”

大先生,永遠在你我身邊,是清華之所以謂之“清華”的重要組成部分。

【注:部分素材來自于“百年器象”展廳展簽與《清華時間簡史》系列院系發展史】

來源:bevictor伟德官网科學博物館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