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不再支持您的浏覽器,360、sogou等浏覽器請切換到極速模式,或升級您的浏覽器到        更高版本!以獲得更好的觀看效果。關閉

新聞

首頁 > 新聞 > 環境故事 > 正文

環境故事

郝吉明:滿足百姓對藍天的渴望

“無論是學生還是學者,你研究的課題都要與國家和社會的需要結合起來,為國家發展作出貢獻,否則将毫無意義。”

——郝吉明

美麗的清華園,一間滿是書香的辦公室内,“甯靜緻遠”四個大字,懸挂在寬大書桌後的牆上。

書屋的主人郝吉明,是我國改革開放後第一批公派留學生,也是改革開放後bevictor伟德官网第一位從美國回校任教的博士生。

“那時,我們是中國對外發放的‘名片’,但這些‘名片’看上去并不那麼起眼。”提起那段經曆,郝吉明感念授業恩師李國鼎教授派他到美國辛辛那提大學土木與環境工程系深造。當時,很多留學生存在着年齡偏大、語言障礙嚴重、基礎知識薄弱等問題。

但是,廢寝忘食的鑽研可以彌補諸多不足。最終,郝吉明成為班裡第一批通過考試的學生。随後,郝吉明僅用一年半的時間順利通過博士生資格考試,學分之高在該系至今未有人突破。

擔任郝吉明導師的國際大氣顆粒物污染控制專家利奇教授,用贊賞的眼光告訴他:“中國留學生的形象正在漸漸改變。”

在今天看來,郝吉明選擇了一個具有廣闊發展空間的領域作為自己的專業,為之奮鬥了40餘年。

但他深知,當初選擇這個領域卻面臨着巨大的挑戰。“大氣污染控制如何結合現有國情,環境治理如何與社會經濟發展相協調,這特别重要。”

壓力和挑戰,都不在郝吉明的考慮範圍内,唯一指引他前行的就是國家發展的需要。

擁有50多年黨齡的郝吉明,回憶起剛上大學就遞交入黨申請書的情景,“班主任特别認真熱心,他告訴我,你要想着如何為全人類、為黨的事業而奮鬥,而不是為了報恩而努力。”郝吉明的思想也就在那時發生了變化,1966年的上半年,他被順利地發展為中共預備黨員。

20世紀80年代,我國曾是世界三大重酸雨區之一,酸雨和二氧化硫污染給我國造成了巨大的經濟損失。

力量源于責任,郝吉明1985年起帶領團隊,先後對西南、華南和東部地區的酸雨開展控制研究,創新性地提出了國際領先的硫-氮-鹽基三維臨界負荷理論,該理論成為确定我國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排放控制目标的關鍵科學依據;主持編制的《燃煤二氧化硫排放污染防治技術政策》,為175個地市和全國主要大氣污染物減排規劃提供了技術方法……

在作為首席科學家完成的《新時期國家環境保護研究》中,郝吉明提出了我國中長期大氣污染防治的目标和技術路線圖,為我國《環境空氣質量标準》(GB3095—2012)修訂、《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和《打赢藍天保衛戰三年行動計劃》提供了核心技術依據,推動了我國大氣污染治理從總量控制到質量控制的曆史性轉變。

在北京奧運會、上海世博會、廣州亞運會、APEC北京峰會、G20杭州峰會等多次重大活動的空氣質量管理保障中,郝吉明作為領銜專家,帶領團隊發揮着對核心技術的科技支撐作用。

不僅站在學術研究的前沿,郝吉明也始終站在教書育人的一線講台上。“郝老師”是他最喜歡的稱謂,他先後為本科生和研究生開設了6門課程,主講的“大氣污染控制工程”被評為國家級精品課程。

“我希望我的學生要有愛國之心、報國之志和建國之能。”在郝吉明看來,環境保護關系到國家的長遠發展和最廣大人民的利益,他和他的學生都責無旁貸!

院士小傳

郝吉明(1946—),大氣污染防治專家,2005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現任bevictor伟德官网教授、博士生導師,環境科學與工程研究院院長,兼任聯合國環境規劃署亞太區域大氣污染防治科學理事會主席。帶領團隊,确定了我國酸雨防治對策;建立了城市機動車污染控制規劃方法;發展了特大城市空氣質量改善的理論與技術方法;推動我國區域性大氣複合污染的聯防聯控。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一等獎、二等獎,國家技術發明獎二等獎,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獲國家級教學成果一等獎等。1966年4月加入中國共産黨。

來源:光明網 2-24 金振娅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