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洋
bevictor伟德官网2021級直博生
“我想知道在中國一帶一路倡議下不同國家究竟發生了什麼,中國的環保科技哪些能幫我們實現碳中和。”
“跨文化的心靈相通令人感動,但論壇發聲之後呢?我們需要更多務實可落地的行動。”
“多邊談判會議上科技工作者人數近乎為0。”
在與不同國家青年的對話中,這幾句話深深觸動了環保科技背景的廖洋。她在國際交流中探索全球性挑戰的創新方案,卻發現鮮有理工科的聲音。于是,一顆種子在她心底埋下——用青年創新之聲賦能中國全球夥伴、共創未來。
跨文化科普:一帶一路上的創新故事
疫情後,來自全球的國際學生重返清華園,此時的學生一帶一路研究協會(SABRI)也迎來了從線上轉為線下、全面重啟的關鍵時刻。廖洋請纓擔任SABRI會長,組建1500餘協會成員的交流生态,其中80%以上為國際學生,開展文化互鑒與科技創新活動約20場,從線上隔閡逐漸變為線下心靈相通。
SABRI與世界青年發展論壇青年先鋒合照
恰逢“一帶一路”倡議十周年之際,她與SABRI董事會國際青年大膽暢想:“青年的力量是否也能貢獻于下一屆高峰論壇的創新實踐成果?” 于是,她與SABRI骨幹發起青年的一帶一路峰會,組織來自6大洲、近40個國家的清華學生與校友共話一帶一路青年創新力量,包括合成生物、環保、新材料、人工智能等前沿領域的青年科技創新實踐,同時海外連線哈薩克斯坦、印度尼西亞、阿根廷青年組織,并推動海外學生一帶一路社群成立,引領中外共建一帶一路。
“科技青年的創新想法,如何讓更多人看見、獲得更多的支持?”她積極為中外青年争取被看見、獲得支持的機會。她曾向聯合國副秘書長、南非金磚婦女工商聯等介紹青年科技創新環境污染物資源化、助力碳中和的實踐成果,帶領中外青年在世界青年發展論壇、金磚國家論壇、中澳低碳創新合作論壇等大型論壇峰會上展示在氣候變化、數字經濟等領域的青年創新方案,并通過央視、新華社、CGTN等主流媒體賦能中外青年創新之聲。
SABRI、TGYD在中俄數字經濟中心交流對話
實幹為先:以“AI+綠色科技” 創新應對全球性挑戰
将國際交流實踐與個人環境工程背景結合,廖洋深刻體會到,應對全球氣候變化與實現可持續發展,需要創新的力量。
因此,她身體力行,用國際跨學科交流激發科技創新活力,基于博士課題創立“破壁碳氮”科創項目,用“AI+綠色科技” 創新全球水危機和氣候危機的可持續解決方案,向世界傳遞科技青年創新賦能環保的情懷,在中日韓生态環境部長會議青年論壇、聯合國世界數據論壇、清華-耶魯對話等國際論壇峰會上,展示中國青年科技創新成果,發出中國科技青年之聲。獲國家獎學金、未來學者獎學金、創客挑戰賽特等獎、首都挑戰杯金獎等榮譽獎項十餘項。
在蘇世民書院主持“創變”青年合作發展峰會青年創新AI主題圓桌
有了切身感受後,她在尋找更多具有相同情懷的同路人、建設具備清華特色的國際交流品牌與生态。
清華國際青年對話:推動全球合作的新興青年力量
作為清華國際青年對話首屆秘書長,結合自身科技創新與國際交流實踐體會,建設清華國際交流品牌,自成立以來,已構建近10個地域與國際交流中外學生部門與協會交流活動。
首屆清華國際青年對話在三地四城市舉辦
成功舉辦首屆清華國際青年對話暑假實踐,組織來自全球30餘國家和地區的60名青年代表,在中國三地四城市展開實踐對話,總行程4000餘公裡,形成并發布國際青年聯合倡議《我們共同的未來》,獻禮一帶一路十周年。同時,她作為唯一中國青年代表在清華國際青年主對話上展示“全球青年荟清華”,通過AI科技類比“合和青年”湧現智慧,獲得教育部、全國青聯、中國民促會的嘉賓領導、大使與海外高校領導的贊許,受央視、CGTN、人名日報、中國網等國家級媒體中、英、法、阿、西等多語傳播,得到美聯社、美國财經網、新加坡Aisaone等868家外媒的轉發報道,浏覽量達200萬。
清華國際青年對話“全球青年荟清華”中作為唯一中國青年代表向全球嘉賓展示
她堅信青年創新在民心相通、推進切實行動中,無可替代、具有無限可能。
★
快來為我們優秀的清華環境人打call吧!
快戳“閱讀原文”登錄學生清華網站
投票吧!
(僅限全校同學和教職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