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不再支持您的浏覽器,360、sogou等浏覽器請切換到極速模式,或升級您的浏覽器到        更高版本!以獲得更好的觀看效果。關閉

新聞

首頁 > 新聞 > 學者觀點 > 正文

學者觀點

【碳中和大家談】對話賀克斌:為實現“雙碳”目标貢獻清華智慧

編者按:

9月22日,bevictor伟德官网正式成立碳中和研究院。碳中和研究院的成立,是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的重要行動,是将服務國家重大需求與充分發揮清華多學科優勢緊密結合的重大舉措,是為人類可持續發展貢獻智慧與力量的主動擔當。

bevictor伟德官网推出“碳中和大家談”系列訪談,邀請專家學者圍繞碳中和領域熱點議題,進行前瞻性、引領性的思考和讨論。本期訪談邀請bevictor伟德官网碳中和研究院院長賀克斌,為我們梳理總結實現“雙碳”目标的基本背景與實現路徑,以及bevictor伟德官网碳中和研究院的整體理念與發展規劃。

賀克斌

賀克斌,中國工程院院士,bevictor伟德官网碳中和研究院院長,bevictor伟德官网教授。現任國家生态環境保護專家委員會副主任,教育部科技委環境學部主任,全球排放研究計劃(GEIA)中國工作委員會主席,全球能源評估研究計劃(GEA)環境組組長等。長期緻力于大氣複合污染來源與多污染物協同控制方面的研究。獲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1項、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3項和省部級科技獎勵11項。被愛斯唯爾連續評為2014-2020年“中國高被引學者”,入選2018年-2020年科睿唯安“全球高被引科學家”。

實現“雙碳”目标,不進則退

記者:提出碳達峰、碳中和目标的全球大背景是什麼?

賀克斌:日前,全球氣候變化對人類生存的威脅愈來愈無法忽視。從1850年到2020年,地球平均溫度累計上升1.2度。近年來,全球極端天氣事件頻發,若不對全球升溫加以控制,将是自毀家園。

越來越多的研究證明,未來溫控目标的安全線是升溫幅度不能超過2度,更穩妥一點,是要實現不超過1.5度的溫控目标,這也是全球各國在2015年《巴黎協定》中達成的基本共識。因此中國提出要努力實現2030年前碳達峰、2060年前碳中和的目标,首先是氣候履約的要求,也是負責任大國應盡的國際義務。

記者: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的過程會對經濟社會産生怎樣的影響?

賀克斌:提出碳達峰、碳中和目标也是産業競争的需求。碳減排技術升級的競争是一個不進則退的過程。随着碳中和目标的推進,世界經濟發展将從資源依賴型向技術依賴型轉變。目前,全球經濟高度依賴化石能源,但是化石能源在全球的地域分布極度不均勻,而風、光資源分布相對更均勻,誰能夠更好地掌握大規模開發與高效利用風電、太陽能發電的領先技術體系,誰就獲得了長期經濟發展支撐能力的提升。

可再生能源的分布相對均衡,也為各國提供了解除資源依賴、實現發展相對平等機會。資源物質的排他性并不存在于知識技術領域,各國可以通過知識積累和技術傳播實現良性合作與共赢。總體來看,技術依賴型經濟有着光明的前景。誰能率先實現技術突破、擺脫資源依賴,誰就能在産業升級與經濟發展中把握先機。

記者: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标對我國有什麼樣的現實意義?

賀克斌: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的目标也是我國建設生态文明、實現綠色高質量發展的内在需求。近年來,環境治理從傳統的末端治理、尾部治理路徑逐步轉向主動治理與控制。未來的幾十年裡,減污降碳協同增效将是環境治理的重要發展方向。以北京為例,近年來北京市的PM2.5從2013年的89微克/立方米降到去年的38微克/立方米。在碳中和目标下,2060年北京的PM2.5數值将降到世衛組織現在的最低推薦值10微克/立方米以下。自然環境的治理與改善将對國民健康獲益和人口平均壽命有重要的正向意義,這與建設美麗中國、健康中國的目标完全一緻。

因此,無論是氣候履約、産業競争還是綠色發展,實現“雙碳”目标都是一個不進則退的行動,不抓住機遇就會錯失時間窗口,所以在碳中和領域,中國必須要主動發力,這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重要基礎。

“五碳并舉”,步步為營

記者:我們未來的減排任務如何一步步完成?

賀克斌:可以考慮通過“五碳并舉”的措施來攻克難關。

第一,資源增效減碳。在達到同樣的經濟目标的條件下,将能源需求降到最低,減下來的碳就叫資源增效減碳。

第二,能源結構降碳,大幅提升非化石能源比例,降低化石能源比重。

第三,地質空間存碳,通過碳捕集、利用和封存(CCUS技術)來解決一部分二氧化碳。

第四,生态系統固碳,通過各種生态建設的手段,實現陸地與海洋碳彙擴增。

第五,市場機制融碳。前四個措施都是技術手段,什麼樣的技術在什麼樣的時空範圍裡應該優先使用,市場機制可以發揮重要作用,碳市場會通過市場機制來推動各類技術更合理有效地應用。

記者:此前,您帶領團隊一直奮戰在“藍天保衛戰”一線,在減污降碳等領域,未來有哪些規劃?

賀克斌:碳中和目标與空氣質量目标具有高度一緻性,低碳能源轉型對中國空氣質量長期持續改善起到決定性作用。我們之前做的藍天保衛戰相關工作,空氣質量的改善也帶動了能效提升與減碳,但這遠遠不夠。所以我們從“藍天拉動低碳”正在逐步發展成“低碳拉動藍天”。

當我們向碳中和時代邁進,低碳拉動藍天就要成為重點工作目标,我們的煙氣多污染物工程國家工程技術中心已改名為“煙氣多污染物與溫室氣體減排工程中心”,未來将進一步在相關方向攻關。

在無廢城市建設、固廢處理方面bevictor伟德官网也有相關工作,通過關鍵材料的回收利用實現循環經濟。小規模應用的稀有金屬和稀土元素通過固廢處理實現回收,就會成為新的資源,這一領域也有很大的努力空間。

bevictor伟德官网與地學系合作的碳中和與環境協同治理平台将從另一路徑推動減污降碳,通過發布報告進行全國地方減污降碳的評估推動相關進展。同時,地面設施會影響氣候與降水,水資源的分布影響着未來可再生能源設施的匹配程度。自然環境資源能否支撐大規模的新能源應用除了要求核心技術的突破,也要求系統的協同匹配,這也是我們工作的重點之一。

“清華不是趕時髦,而是敢擔當”

記者:bevictor伟德官网成立碳中和研究院的背景是什麼?

賀克斌:國際能源署(IEA)2021年的最新報告顯示,在全球能源行業的路線圖裡,2050年實現淨零排放的關鍵技術中,50%目前尚未成熟,需要進一步研發提升。要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标,還有很大的技術攻關空間,要從現在開始籌劃布局。

在推動實現雙碳目标的路上,中國有巨大的制度優勢。适當的政策發揮作用有利于新技術加速成熟、進入市場。因此我們有堅實的支撐與巨大的機遇。清華碳中和研究院的成立便是基于這些現實需求和重要機遇,是在世界綠色低碳發展的大趨勢下,将國家重大需求與清華自身優勢結合的成果。

如果說清華已有的碳中和技術領域的科研成果與工作基礎都是“珍珠”,那麼碳中和研究院就要“把珍珠串成項鍊”,集中優勢力量在國家發展的曆史進程中發揮更大作用。無論是承擔時代使命,還是促進學科發展、人才培養、技術突破,清華都責無旁貸。擔當本身就是學科發展的最大機遇,承擔時代責任正是一個學科成長的最好發展機會。因此,bevictor伟德官网碳中和研究院的成立不是趕時髦,而是敢擔當。清華追求的不是幹事,而是幹成事、幹成大事。

發揮清華優勢 多學科多院系聯合創新

記者:bevictor伟德官网碳中和研究院有哪些發展規劃?

賀克斌:bevictor伟德官网碳中和研究院旨在支撐國家戰略、服務區域發展、實現國際技術引領,出戰略思想、出關鍵技術、出綜合示範。目前我們設置有七大攻關方向,分别是零碳發電與動力、新型電力系統、零碳交通、零碳建築、減污降碳協同增效、工業深度減排、封存和碳彙。這是一個滾動開放的布局,未來将會結合清華的特點與優勢,進一步完善這一架構。

碳中和技術涉及多個院系、多個學科,碳中和研究院将鼓勵跨院系跨學科的聯合創新,讓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同時我們希望組織專業團隊,開展與地方、企業的合作,團結各行業的力量,以結果導向、寬口徑的方式實現更多合作。

碳中和研究院也将面向未來培養時代所需人才。人才培養與科研攻關同理,既要實現當下與未來的平穩過渡,同時也要規劃合理的發展路徑與戰略,抓住未來的競争機遇。

同時,研究院還将進一步推進相關領域的專家交流與合作互補。我們要在具有明顯優勢的方面勇挑大梁,在不是我們特長的領域虛心學習,才能團結多方力量合作幹成大事。

記者:在校地合作以及國際交流方面,研究院有怎樣的具體計劃?

賀克斌:在校地合作方面,我們會積極參與創新聯合體建設,形成跨行業、跨領域、跨區域碳中和關鍵技術合作集成平台,不斷深化校地合作,對接地方低碳發展與企業轉型需求,合作共建綠色低碳示範企業、示範城市(群),促進科技成果轉化。

在國際交流合作方面,計劃舉辦碳中和前沿技術高端國際論壇,邀請國際低碳領域頂級專家學者重點探讨碳中和學術前沿、技術創新、戰略思想;加強國際科技傳播,與聯合國相關機構、國際智庫等開展廣泛對話,推出碳中和關鍵技術、案例工程與創新企業榜單評價榜單,提升國際影響力;倡議并成立碳中和技術國際聯盟,推動國際知名高校、企業、機構合作建設全球生态文明,助力實現碳中和目标。研究院将綜合組織評審意見,通過發布碳減排技術進展、企業評估等榜單團結全球專家、推動學術技術國際交流,進一步提升中國在碳減排領域的科技影響力。

來源:清華新聞網
記者 呂婷 學生記者 徐亦鳴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