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生态環境部水生态環境司司長黃小贈在生态環境部2月例行新聞發布會上表示,總磷污染控制是下一步長江流域水污染防治重點攻堅方向。
作為長江流域首要污染物,目前,總磷污染現狀什麼樣?主要問題症結是什麼?重點攻堅如何做?中國環境報記者采訪了bevictor伟德官网水質與水生态研究中心副主任彭劍峰教授。
長江流域總磷污染現狀是怎樣的?
“2022年,長江流域水質優良斷面比例為98.1%,同比上升了1個百分點。2020年以來長江幹流水質連續三年保持Ⅱ類,水生态環境質量穩中向好。”黃小贈表示,“十三五”期間,各地圍繞總磷污染控制方面開展了一系列工作,有些問題還沒有根本解決,長江幹流一些斷面經常出現總磷局部高值,汛期污染強度大等問題。
生态環境部日前公布2022年全國地表水環境質量狀況,數據顯示,2022年監測的210個重點湖(庫)中,水質優良(Ⅰ-Ⅲ類)湖庫個數占比73.8%,同比上升0.9個百分點;劣Ⅴ類水質湖庫個數占比4.8%,同比下降0.4個百分點。主要污染指标為總磷、化學需氧量和高錳酸鹽指數。
根據中國環境監測總站最新數據顯示,2022年長江流域總磷平均濃度為0.058mg/L,較2016 年下降了47.7%,但總磷作為首超因子的超标斷面占比仍遠高于化學需氧量和氨氮,仍是制約長江流域水質改善的主要因素。從空間分布來看,長江流域中、下遊總磷濃度高,上遊總磷濃度低。從污染源類型來看,農業源、生活源、工業源總磷排放量占比分别為68%、30%和2%。因而一般認為農業源的整治應該是當前長江流域總磷的治理重點。
“長江流域總磷排放中農業源占比雖大,但由于農業源總磷進入環境後的代謝路徑和入河量比較複雜,很多在入江過程中重新被固定吸收利用,流域層面農業源總磷對長江水質的影響尚不明确。”彭劍峰告訴記者,農業源污染指的是在農業生産過程中産生的、未經合理處置的污染物對水體和土壤造成的污染,主要包括化肥污染、農藥污染和畜禽糞便污染等。而根據第二次全國污染源普查方法,農業源核算的是排入土壤環境的量,這部分磷遠高于經雨水沖刷或滲透進入水體的入河量。
據文獻調查,長江流域農業源總磷入河系數約在8-15%之間,受降雨條件、地表土地類型、沖刷作用、入河系數等相關因素的複合影響,長江流域總磷排放量與入河量仍存在一定差距。
“相比農業源,長江流域工業源和生活源總磷入河系數高,對水體的影響更為直接,仍是局部水體磷污染防控重點”彭劍峰說。
流域範圍内總磷污染問題的症結是什麼?
2022年,生态環境部編制印發《長江流域總磷污染控制方案編制指南》(以下簡稱《指南》),指導各地以水生态環境質量改善為核心,精準識别流域範圍内總磷污染問題及其背後的症結所在。
那麼,長江流域總磷污染問題背後的深層次原因有哪些?
根據第二次全國污染源普查結果,長江流域總磷污染農業源中,畜禽養殖業污染占比較大。
“汛期污染成為長江流域總磷彙集入江的重要途徑。”彭劍峰介紹,日常城市排污管網、排水溝渠、農業溝渠中累積了大量富磷污泥、底泥等,這類污染物會随着汛期雨水徑流直接排入受納河湖,成為區域總磷的入江的重要途徑。因而,汛期總磷污染來源及控制應成為各地長江流域總磷污染控制方案中着重考慮的方面。
彭劍峰說,對于城鎮而言,長江流域部分城鎮污水管網配套不健全,污水集中收集率與分流制管網占比低,雨季管網溢流污染現象較為突出,也是造成總磷污染的重要原因。
一直以來,長江流域“三磷”(磷礦、磷化工企業、磷石膏庫)污染問題備受關注。“十三五”時期,各地雖開展了一系列“三磷”污染控制工作,但磷石膏庫污染問題尚未從根本上解決,其污染仍影響着局部水體。
彭劍峰說:“長江流域曆史遺留磷石膏庫存量3億噸左右,且存在年新增量多、消納量不足、老舊磷石膏庫建設不規範等問題,磷石膏庫滲濾液對長江部分區域地表水和地下水造成嚴重污染。”
他用數據補充道,“2019年生态環境部在‘三磷’專項排查整治行動中發現53.6%的磷石膏庫存在環境問題,且長江中上遊磷石膏庫多依江傍河布局,降雨沖刷、堆場事故等極易造成較大環境風險。”同時,黃磷尾氣中的磷可在降雨作用下進入水環境,加大了總磷污染治理風險。
總磷污染治理如何重點攻堅?
《指南》因地制宜提出了總磷污染控制目标和具體工程任務,要求與重點流域水生态環境保護規劃相銜接,将總磷污染控制與“三磷”綜合整治、農業面源污染治理、入河排污口監督管理等工作系統謀劃,統籌推進。
2022年9月,生态環境部等17部門聯合印發《深入打好長江保護修複攻堅戰行動方案》(以下簡稱《行動方案》),要求相關省份編制總磷污染控制方案,對磷礦、磷肥生産集中的湖北、貴州等省份,制定更加嚴格的總磷排放管控要求,重點加大三峽庫區及其上遊、長江幹流湖南湖北段、沱江、岷江、烏江、太湖、丹江口水庫等磷污染治理力度。目前,湖南、湖北、江西、江蘇等省份已出台印發流域範圍内總磷污染控制方案,總磷污染治理工作正在有序推進。
下一步,長江流域總磷污染控制如何實現重點攻堅?
彭劍峰告訴記者,未來長江流域總磷控制建議堅持“一盤棋”統籌,以流域重要湖泊和河口為敏感對象,以防控湖泊藻類水華為目标,結合社會經濟實際承受能力,分區分期優化制定重點水體及斷面的總磷污染控制目标值。
彭劍峰建議,“長江應構建基于敏感水生生物或水體功能的長江流域磷污染差異化、個性化防控體系,推動長江流域磷污染按單元精細化分區管控。加強重點湖庫如滇池、太湖、洞庭湖、巢湖、鄱陽湖等敏感水體的保護修複,定期開展長江流域水生态健康調查評價。”
彭劍峰進一步強調,随着流域總磷污染治理的持續推進,汛期污染的問題将成為流域治理難點重點。“應強化長江流域汛期磷污染治理,以汛期水質惡化斷面為抓手,精細化調查汛期磷污染來源。探索開展農業面源污染來源調查,闡清農業源對長江總磷污染貢獻。”
他建議,在長江流域總磷污染控制方案編制中,應依據“源頭削減—過程阻控—河湖修複”全過程,開展流域總磷污染控制,着重加強汛期污染和農業源污染來源解析及污染治理,對于“三磷”污染重點區域實施針對性污染控制策略,從而形成長江流域磷污染精準與協同管控方案。
《行動方案》要求深化長江“三磷”排查整治工作,強化重點區域重點行業監管,推動磷礦、磷化工企業穩定達标排放,加強磷石膏綜合利用。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國家長江生态環境保護修複聯合研究中心相關人員告訴記者,當前,“三磷”專項行動在一些磷污染嚴重的區域已取得明顯成效,如貴州洋水河流域通過15家“三磷”企業整治,實現出境斷面總磷濃度下降超過三分之二,解決了洋水河流域60年總磷超标“老大難”問題。
根據中國磷肥工業協會統計的數據顯示,2018年,我國磷石膏的年産生量達8000萬噸,累計堆存量超過5億噸。雲南、貴州、四川、湖北、安徽5個省的磷石膏排放量約占我國磷石膏産生量的82.25%。
“接下來,長江流域‘三磷’污染防治應着重突破磷石膏資源化技術及政策支持,”彭劍峰建議,“聚焦磷石膏減量化,推進磷礦總量控制—磷礦石逐級利用—磷化工精細化轉型—磷石膏綜合利用創新,加大對磷石膏資源化利用産業的幫扶,嚴格磷石膏堆場的規範化整治,降低磷石膏污染影響。”
來源:中國環境報
作者:中環報記者 周亞楠